陕西省宝鸡市档案馆:宝鸡市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

档案信息化工作在档案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数字档案馆作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核心平台和重要抓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四个好”“两个服务”要求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举措。陕西省宝鸡市档案馆学批示、见行动、开新局,抢抓机遇,守...

四川省遂宁市档案馆:踔厉奋发创佳绩 谱写档案现代化新篇章

近年来,遂宁市档案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秉承“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宗旨,以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为中心,突出传统管理与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相结合、现场服务与网络服务相结合、区域性联动与一体化发展相结合,于2023年正式被国...

四川省德阳市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相互赋能

德阳市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积极推进“规划引领、技术融合、服务创新、安全保障”四大战略举措,将档案工作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结合,构建“全域一体化、服务立体化、安全体系化”的数字档案馆体系,...

四川省泸州市档案档案馆:奋楫笃行启新程 数字赋能谱华章

泸州市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国家、省档案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坚持守正创新,全力推动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于2023年12月成功创建“全国...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档案馆:服务中心大局 增进民生福祉 数字档案馆引领双流档案发展新篇章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提升档案工作水平的重大保障,更是加快国家信息化步伐和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推进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创建。2019年10月,双流数字档案馆顺利通过测试,成为四川省首家区...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档案馆:让数字赋能 助兰台出彩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档案馆(2019年机构改革前名“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资料)共计670万卷(件),电子数据63TB。于2018年9月,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时为全国国土资源(现自然资源)系统首家、全国专业档案馆中第二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一...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档案馆:创新探索档案管理智慧化模式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重要措施,是提升档案工作水平的重大保障。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档案馆坚持将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作为引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核心工作常抓不懈,努力提升数字档案建设水平,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

广东省珠海市档案馆:数字赋能 整体智治 普惠共享

广东省珠海市档案馆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以来,按照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精准融入数字政府建设大格局,加快构建以数字资源为主导的档案资源体系,以科技创新优化重构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新机制,推动档案工作实现整体智治,线上线下加...

广东省中山市档案馆:数字引领促发展 服务大局展作为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档案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推进档案工作信息化战略转型,近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广东省中山市档案馆顺势而为,主...

湖北省十堰市档案馆:合力攻坚 负重前行 精心打造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把数字档案馆建设作为全市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档案事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以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为抓手,瞄准最前沿,抢占制高点,2015年12月,十堰市...

河南省济源市档案馆: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 全面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济源数字档案馆建设基本情况河南省济源市档案信息化工作始于2008年,根据档案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我们认真研究制定了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着力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2010年6月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颁布后,我们按照《指南》...

山东省威海市档案馆:加快档案数字化转型推进档案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档案局和山东省档案馆的精心指导下,在威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威海市档案馆以“大档案、大文化、大开放、多功能、现代化、信息化”为理念,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建设了一座集档案收藏、展览教育、社会课堂、咨询利用、学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

山东省日照市档案馆:以三个“全域一体化”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日照市档案馆2019年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在此基础上,日照市档案局、日照市档案馆紧紧围绕日照市域档案总量规模小、管理分散、档案信息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牢固树立“全域一体化”理念,以全市域覆盖、点线面集成、智能化治理、多层次需求、跨场景应用“五张清单...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档案馆:插上数字智慧翅膀,助力档案工作升级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档案馆成立于1996年1月,隶属于莱山区委办公室,是一座馆藏丰富、特色鲜明的综合档案馆。2005年区档案馆开始推广使用统一档案管理软件;2013年升级使用网络版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档案馆局域网和全区政务网数字档案管理系统;2017年启动档案新馆建设,明确提出创建...

山东省诸城市档案馆:以技术为依托,以用户为导向 持续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档案馆于2011年启动档案数字化工作,次年9月投入使用。2017年12月,国家档案局委托山东省档案局组织专家对诸城市数字档案馆系统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分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档案资源、保障体系、服务绩效五大方面,包括99个关键指标、300多个子项目。最终,诸城市...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档案馆:加强馆企共建数字档案馆

昌乐县档案馆总面积1900平方米,馆藏现存纸质档案205个全宗,62663卷(盒),排架长度554米,包括文书档案、地名档案、地震档案、纪检档案、人口普查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婚姻档案等门类,另外还有音像档案75盒(盘),照片档案2787张。近年来,先后被省档案局表彰为“全省档...

山东省潍坊市档案馆:“四个到位”助力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既是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也是资源建设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档案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档案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牢牢把握档案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根本要求,大力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推动...

山东省泰安市档案馆:抓契机以评促 建重实效稳步向前

为有效推进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2014年国家档案局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测试办法》);2015年,山东省档案局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意见》,对全省数字档案馆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泰安市档案馆历来高度重视数字档案馆建设...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档案馆:为“智慧档案”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东营区档案馆概况东营区档案馆于2012年在我市首家通过“国家一级档案馆”验收,2013年创建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区”,2014年创建为“全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16年被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东营区档案馆馆舍面积5000平方米,现有153个全...

山东省东营市档案馆:融创新 纳智慧 打通档案管理新路径

一、东营市数字档案馆基本建设情况山东省东营市档案馆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全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2018年12月被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2019年12月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0年10月通过山东省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获评市级综...

山东省临沂市档案馆:以创建数字档案馆为引领 实现档案信息化工作新跨越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档案信息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各级档案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的重要论述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档案馆的关心指导下,坚持把数字档案馆建设作为推进档案事业转型升级高质...

山东省菏泽市档案馆:经济落后不为困 奋发创新致行远

2020年3月,经国家档案局批准,山东省菏泽市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晋升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这是自2014年国家档案局开展数字档案馆测评以来,第57家通过测试的“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标志着菏泽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跨入全省乃至全国领先行列。菏泽市档案馆在经济困难的条件下,不甘落后...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档案馆:强基础 补短板 求创新 促服务 积极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2月,是一个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特色明显的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187个全宗,计30.53万卷、18.09万件,2011年晋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先后荣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评价示范单位等荣...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超前谋划 创新探索 全力打造具有崂山特色的国家级数字档案馆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档案馆在崂山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悉心指导下,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不断探索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升级发展进程,构建起了“收、管、存、用”功能于一体的数字档案馆。2018年11月,成功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一、提高认识...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档案馆:双馆同建,平阴档案实现新跨越

2020年11月13日,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档案馆顺利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成为全省第一家档案馆新馆和数字馆同时建成的档案馆。双馆的同时建成,平阴档案实现了新的跨越。一、双馆同建,确立创建思路随着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的出台,2017年,平阴县档案馆印发《...

福建省漳州市档案馆:漳州市档案馆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案例

福建省漳州市数字档案馆是2016年11月经国家档案局组织专家组测评验收、2017年1月正式批准确认的“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是福建省唯一、全国地级市第五家被国家档案局确认的示范数字档案馆。从创建和实践运行中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一、扎实做好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建设数字档案馆,...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档案馆:提升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 促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大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步伐,提高电子档案数字水平,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扎实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适应新时代档案工作面临的电子文件、电子政务、档案载体等多样化、信息化、电子化的挑战,提高对数字档案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充分挖掘的能力,福建省...

安徽省芜湖市档案馆:依托“云中心”、确保“云安全”、实现“云共享”

安徽省芜湖市档案馆成立于1960年6月,为市委直属正处级单位。馆藏档案62.39万卷(件),资料4.46万册(期),档案馆建筑面积10897平方米,各项设施设备齐全,2014年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曾先后荣获“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市文明单位标兵、市法治...

安徽省黄山市档案馆:数字赋能让档案管理更智慧

安徽省黄山市档案馆是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多年来,黄山市档案馆始终把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发展的创新动力,在全省较早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1995年启动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2005年开通档案信息网站,2012年开始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2013年建成电子文件中心...

安徽省亳州市档案馆:主动融入智慧亳州大格局 建设新时代数字档案馆

2020年12月25日,安徽省亳州市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系统通过专家组测试,被国家档案局批准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现将数字档案馆建设背景、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体会介绍如下。一、建设数字档案馆的背景(一)市直单位档案工作情况和问题。亳州市市直机关单位在行政中心集中办公,办...

安徽省蚌埠市档案馆:一体化建设 系统化运管 努力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的一流数字档案馆

安徽省蚌埠市数字档案馆建成于2015年,2017年成为安徽省首家通过国家档案局专家组测试的“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该馆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和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为一体的“五位一体”新型综合数字档案馆,自2015年被人力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档案馆:数字“鄞”领 整体智治 不断提升区域档案治理水平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档案工作“三个走向”根本遵循,紧扣上级总体部署和鄞州建设中心工作,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建立起一套覆盖“收、管、存、用”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先后取得...

浙江省金华市档案馆:数字赋能、整体智治 推动档案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档案馆坚持以档案工作“三个走向”为根本遵循,将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作为金华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创新驱动、资源为本、服务为先、安全守底”的建设思路,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着力建设架构科学、管理智能...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档案馆:坚持建设与示范并重 提升数字档案馆现代化水平

2018年1月,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数字档案馆被国家档案局批准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成为浙江省各县(市、区)中首个“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也标志着嘉善县实体档案馆向数字档案馆转型取得质的提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发展中,嘉善县档案馆始终以习近平总...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档案馆:上下联动 协力攻坚

数字档案馆是信息化时代档案职能机构的发展方向,是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科学论断的载体。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省府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将档案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信息...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档案馆:岱山县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建设实践

一、理清思路:明确工作步骤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创建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同时客观上存在的诸多限制因素,使得县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之路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资金的落实。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个投资巨大的工程,不是增加两台电脑和服务器,增加两个人手就能...

浙江省湖州市档案馆:数字赋能 改革突破

浙江省湖州市档案馆于2018年12月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成为浙江省第二家通过全国示范测试的地级市档案馆。并于2021年5月,在“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系统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文件单套归档与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国家级试点”验收,不断推进数字档案系统迭代升级、数...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档案馆:数字赋能打造高品质档案服务平台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档案馆是瑞安市委直属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保管利用科、信息技术科、征集编研科4个职能科室;馆藏档案内容丰富,门类齐全,载体多样,截至2021年底,共有馆藏档案252个全宗,档案631758卷66613件,资料24621册;是瑞安市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档案馆:需求导向 立足实际 超前谋划 大胆创新 着力提升档案公共服务水平

2016年2月国家档案局正式发文确定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档案馆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从而成为全国首批、全市首家国家级数字档案馆。这也标志着鹿城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跻身全省前列、领先全市。温州市鹿城区档案馆超前谋划、引领创新,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走出一条鹿城特有的...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档案馆:高标准建成数字档案平台 引领推动档案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三个走向”为根本遵循,按照“资源为基础、服务为导向、安全为底线”的建设思路,高标准建成数字档案平台,引领推动新昌档案工作实现整体智治。2017年12月,新昌县档案馆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一、工作...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档案馆:双馆同创 跨越发展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档案馆于2016年4月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列入当年嵊州市政府投资项目,于2019年底完成整体建设并正式投运。于2019年12月通过省级数字档案馆测评,于2020年12月18日通过了受国家档案局委托的浙江省档案局组织的专家组测试,于2021年8月正式获国家档案局审批通...

浙江省杭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开拓创新 勇攀高峰

浙江省杭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成立于1986年,为国家一级城建档案馆。主要职责是负责杭州城市建设各类档案接收、管理和查询利用服务,开展城建档案开发利用研究和文化建设工作。多年来,我馆始终致力于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充分发挥馆内技术骨干、业务能手的示范作用,带领全体干部职...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档案馆:数字赋能 “智”引蝶变

20世纪90年代,杭州市萧山区档案馆开始开展电子目录录入;2004年,启动全区数字档案室创建;2010年,新馆建成启用,软硬件设施设备得到大幅提升;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在萧山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萧山区档案馆多年来始终坚持档案工作...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档案馆:先行先试排头兵 数智引领创未来

2016年12月13日,原杭州市余杭区档案馆数字档案馆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评,成为杭州市首批成功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的区(县、市);2019年,秉承“以誉促建、再接再厉”的理念,积极响应省档案局开展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按照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再次成...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档案馆:聚焦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推进档案跨越式新发展

按照省“两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委办发〔2014〕51号)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全部建成数字档案馆”要求,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下,杭州市富阳区档案馆紧紧抓住全省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化改革的契...

江苏省张家港市档案馆:以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为引领 推动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

2018年11月,江苏省张家港市档案馆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数字档案馆测评。2019年2月正式被评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既是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也是资源建设的全面提升,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集聚反应和良性互动。张家港市档案馆...

江苏省宜兴市档案史志馆:把握大势 抓住机遇 高质量建设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2022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强调: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宜兴市档案史志馆顺应数字政府建设的时代大势,把握新档案馆建设的难得...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档案馆:凝心聚力 开拓创新 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2020年11月21日-22日,国家档案局组织的“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档案馆进行。12月11日,从国家档案局传来喜讯,沭阳县档案馆被命名表彰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是沭阳县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立的重要任务。在省、市...

江苏省宿迁市档案馆:坚持目标引领 强化统筹推进 打造区域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建设高地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下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2022年,宿迁市档案馆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泗阳县档案馆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此前,沭阳县档案馆已在2020年建成“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泗洪县档案馆已在2021年建成“国家级数字档案馆”。至今年...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档案馆: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的实践和思考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档案馆于2015年完成示范数字档案馆创建,成为全国首家县级示范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是国家数字信息基础工程,建设数字档案馆工程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国家信息化步伐的需要,也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结合太仓的建设实例...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档案馆:融入数字治理大格局,打造市县级数字档案馆示范版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档案馆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馆藏总量74.2万卷、83.9万件,2016年全面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现已建成涵盖全部馆藏档案的420万条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和婚姻、独生子女、出生医学证明、复退军人、工商登记等82个专题数据库,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100%,全文页数超5000万...

江苏省泰州市档案馆:江苏省泰州市档案馆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建设典型案例

江苏省泰州市档案馆成立于1996年,为市委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2013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396个全宗,13.8万卷、27万件,照片档案3万多张,音视频档案7614分钟,图书期刊2.36万册,另有寄存档案33万卷,排架总长度8913米。近年来,在市委...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档案馆:创新引领 数字赋能 搭建建邺区智慧档案生态圈

建邺是江苏省、南京市重点打造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智慧城市示范区”。建邺始终着力推动“智慧建邺”建设,档案信息化是“智慧建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建邺档案信息化发展以聚力建设“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为支点,加快布局区域性集中式数...

上海市崇明区档案馆:记录历史 开创未来 数字档案馆助力崇明档案事业现代化转型

数字档案馆是数字时代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是新形势下档案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档案局(馆)在市档案局(馆)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需求导向、以创促建、稳中求进、安全可靠”原则,持续推进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成了基础设...

上海市奉贤区档案局(馆):补齐短板 奋勇作为 主动破局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国家档案局、上海市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奉贤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奉贤区档案局(馆)紧紧围绕奉贤“互联网+”行动、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整体规划、分段实施、建用并举方式...

上海市青浦区档案馆:提升数字治理能力 打造长三角示范区数字档案新干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档案工作在落实“四个好”“两个服务”和“三个走向”过程中,加快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建设高水平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数字记忆殿堂

建设数字档案馆是数字时代档案事业发展方向,是一个地方实现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仅是档案事业面向未来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更是提高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局馆把建设高水平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作为贯彻落...

上海市嘉定区档案馆:夯实基础强化数字赋能 提质增效服务民生大局

近年来,上海市嘉定区档案馆在上级职能部门精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围绕档案事业数字化转型,坚持统筹规划,力求先行突破,加快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在系统平台、档案资源、利用服务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9月28日,上海市嘉定区档案馆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

上海市宝山区档案馆:“四位一体”强基础 促进发展创一流

2021年9月,上海市宝山区档案馆数字档案馆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系统测试,测试专家意见一致认为“宝山区数字档案馆系统建设规范、技术选择合理、整体水平较先进”。自此,上海市宝山区档案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成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第一家通过测试的高水平国家级数字档案馆。...

上海市闵行区档案馆:坚持建用并举,赋能档案服务

数字档案馆是数字时代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是新形势下档案服务大局、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闵行区档案馆按照“需求导向、项目带动、循序渐进,安全可靠”的原则,积极融入闵行“互联网+”和智慧城区建设,持续推进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成了基础设施完备、系统功...

上海市普陀区档案馆:抢抓机遇、高位谋划、建用并举 以数字档案馆建设推动普陀档案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作为上海市第一家参与“全市通办”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试点单位,普陀区馆多年来始终坚持信息化带动战略,将“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理念贯穿数字档案馆建设全过程,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作风,不断推进“智慧档案”与“四大体系”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取...

上海市长宁区档案馆:自主可控建根基,数字转型开新局

2020年9月,上海市长宁区档案馆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2020年,长宁区档案馆通过测试认定,成为全国第一家纯信创环境下的国家级数字档案馆。近年来,长宁区委、区政府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的重要指示要求...

上海市徐汇区档案馆:全面对标,系统集成,建设高质量数字档案馆

2016年9月,上海市徐汇区档案馆接受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评,并最终成功通过测评,成为上海第一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徐汇区档案馆始终将建设高水平数字档案馆作为局馆的主要工作,持续将其纳入档案事业发展。在迎接测评的日子里,我们全面对标找差距,稳步推进求创新,积极打造国...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以数字赋能推进档案工作转型升级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成立于1960年4月8日,是吉林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档案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三个走向”“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档案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推...

河北省承德市档案馆:艰辛创业 破茧成蝶

河北省承德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中西部地区大体相当,2021年全市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占全省11个设区市的4.28%、3.04%。面对经济薄弱、条件不济的实际情况,承德市档案馆自2012年起,坚持不懈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持续实施“数字转型”战略,实现了...

河北省唐山市档案馆:数字赋能 创新发展

河北省唐山市档案馆新馆于2017年投入使用,占地29.45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馆藏档案30余万卷(册),新馆基础条件和馆藏档案量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唐山市档案馆坚持硬件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开展,实现了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连续七次...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档案馆:以信息融合 激发数字档案活力

近年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档案馆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建成了以数字档案资源为基础、安全管理为保障、高效便捷利用为目标,集档案安全保管、政府信息公开、档案利用服务、电子文件管理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公共型档案馆,先后荣获“河北省档案目标管理工...

天津市滨海新区档案馆:三馆融合,守正创新

滨海新区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国家档案局、天津市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上下齐心、不懈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2021年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测试,成为京津冀地区首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一、数字档案...

西安市档案馆:科技兴档 数字赋能 为档案工作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为适应档案工作发展趋势,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陕西省西安市档案馆于2017年11月启动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176万元,历时18个月,于2019年6月完成验收。2019年11月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专家组测试,成为西北地区首家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试的国家综...

成都市档案馆:从“纸上成都”到“数字成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成都,简称“蓉”,是四川省省会、四川省首位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成渝极核城市。市域面积1.43万平方公里,辖20个区(市)县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东部新区、高新区,常住人口2100万余人,迈入超大城市行列。成都市是首批全国最佳旅游城市,连续...

广州市档案馆:夯实档案数字资源基础 赋能智慧化转型发展

近年来,广州市档案馆坚持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夯实基础,科学规划,全面完成数字档案馆系统国产化替代,系统全面覆盖档案收、管、存、用业务,成为日常工作台;强化数字资源建设与质量管控,馆藏档案目录数据达1085万条,8300万画幅,建设起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档案专...

山东省济南市档案馆:高质量建设数字档案馆 助力济南档案事业创新发展

在国家档案局、山东省档案馆的指导帮助下,山东省济南市档案馆坚持“数据为本、安全第一、服务为先”,科学规划、严格标准、精心组织、稳步实施,高质量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继2018年11月成功创建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之后,进一步加快迭代升级步伐,积极运用...

浙江省杭州市档案馆:技术创新牵引数字转型 数字赋能推动现代治理

浙江省杭州市档案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三个走向”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围绕以创新为驱动、资源为基础、服务为根本、安全为底线的建设思路,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推进,建成架构科学、管理智能、运维安全的数字档案馆,于2018年12月28日成功创建...

辽宁省沈阳市档案馆:数字赋能 守护历史 开启新时代沈阳档案事业新篇章

2024年11月,沈阳市档案馆顺利通过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沈阳市档案馆积极响应“数字政府”建设号召,在国家、省、市档案局及沈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以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落脚点,超前设计,系统谋划,统筹推动,构建覆盖收、管、存、用全业务流程的多功能数字档案馆系...

青岛市档案馆:先行先试 勇于探索

青岛市档案馆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建成数字档案馆并投入使用,2015年率先通过国家档案局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评。多年来,青岛市档案馆坚持以信息化引领档案工作发展,围绕档案工作业务需求不断加强和深化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档案信息的长久保存和高效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建设历...

宁波市档案馆:聚力“五提五争” 高质量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工作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2019年2月,国家档案局发文批准浙江省宁波市数字档案馆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近年来,宁波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信息化赋能带动档案事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巩固提升...

山东省档案馆:聚焦数字化转型升级 努力建设高水平数字档案馆

山东省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和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划部署,在省委、省政府重视支持下,聚焦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按照建设“省级数字政府和重要公益文化”双重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成功创建全国第二家省级“全国...

浙江省档案馆:持续迭代升级数字档案馆 积极打造“三个走向”

近年来,浙江省档案馆始终忠实践行“三个走向”,围绕“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利用网络化”要求,以资源建设为基础、规范管理为保障、优质服务为目标、信息安全为底线,从无到有,从能用到管用好用,从规范到示范...

陕西省档案馆:数智赋能 高效服务

陕西省档案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作为档案工作数字转型的主要途径,坚持系统谋划、提质赋能,突出资源整合、协同联动和安全保障,积极主动作为,加快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步伐,取得了新的成效。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湖北省档案馆:“数智融合”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

湖北省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国家档案局的关心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数智融合,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于2023年8月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实干为要 奋勇争先 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档案工作数字转型,建设高水平数字档案馆,是信息时代传承和发展传统档案馆功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学谋划、高标推进,紧...

重庆市档案馆:全面推进新时代档案工作 努力建设高水平数字档案馆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档案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存史、资政、育人”光荣使命和“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任务,纵深推动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成功创建成为“高水平数字档案馆”。一、创建工作主要做法(...

天津市档案馆: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天津市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践行“三个走向”,扎实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经过多年努力,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试...

江西省档案馆:接续奋斗锐意创新 数字兰台卓然而立

江西省数字档案馆建设始于2007年,全馆上下历经十五年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符合江西实际、具有江西特色的档案信息化创新发展之路。2022年6月17日,江西省数字档案馆系统高分通过国家档案局科技信息化司组织的测试,成为全国第五家获批“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的省级档案馆。 &...

河南省档案馆:建设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全面推进新时代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

一、深入调研、加强谋划,合理规划建设思路河南省档案馆依据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及《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充分借鉴先进省市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经验,明确河南省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思路。一是坚持统一规划、顶层设计。河南省档案馆立足于满足省馆本身的需要,...

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档案馆“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建设案例

云南省档案局(馆)自2009年开始实施档案数字化战略。在国家档案局的关心指导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10余年持之以恒的推进,2019年12月,云南省档案馆数字档案馆通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系统测试,是省级档案馆中建成全国第三家、中西部地区第一家的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探索建设信创环境下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的创新突破与具体实践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数字档案馆是档案信息化的重要实现载体。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主动融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把创建数字档案馆作为深化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通过全范围完善基础设施、全流程优化系统功能、全领域丰富数字资源、全过程...

辽宁省档案馆:构建信息化体系 推进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辽宁省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档案局工作部署,聚焦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大局,积极融入数字政府建设,着力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促进档案基础业务提升,推进省档案馆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设施...

上海市档案馆:对标一流,以创建工作带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12月31日,是全国馆藏量最大的省级综合档案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市档案馆开始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设立“上海档案信息网”网站,并逐步实现馆藏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全覆盖。本世纪初,上海市档案馆加大经费投入,开始实施大规模档案数字化和文...

安徽省档案馆:建设高水平数字档案馆 发挥信息赋能引擎作用

安徽省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10月,现为国家一级档案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教育基地、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省级文明单位。新馆于2021年建成,2022年全面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融合了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

Copyright © 2007 www.saac.gov.cn 版权所有: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技术维护:国家档案局 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0505832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9号 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