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政务.cn www.saac.gov.cn
热点专题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热点>热点专题>数字档案馆建设典型案例
数字档案馆建设典型案例
江苏省宿迁市档案馆:坚持目标引领 强化统筹推进 打造区域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建设高地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下辖沭阳、泗阳、泗洪三县。2022年,宿迁市档案馆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泗阳县档案馆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此前,沭阳县档案馆已在2020年建成“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泗洪县档案馆已在2021年建成“国家级数字档案馆”。至今年底,宿迁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县级综合档案馆“国家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全覆盖,市域综合档案馆“国家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创成率全国领先。

一、高点定位,统筹谋划全市档案信息化目标路径

“十三五”以来,宿迁市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始终把建设数字档案馆作为推动档案馆工作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统筹规划、系统实施、逐渐拓展”的工作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引领和协调引导,全力建好“国家高水平”数字档案馆集群,努力打造区域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建设高地。

一是明确目标抓规划。抓住数字宿迁建设机遇,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加快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市委市政府先后把数字档案馆建设列入《智慧宿迁中长期发展规划》《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委常委会、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档案工作;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宿迁市“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高位推动新时期档案工作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力有序开展。市档案局、馆编制宿迁市档案信息化发展规划及方案、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先行示范区发展思路等,明确全市数字档案馆的创建时间节点和路径。

二是完善机制促转型。市档案局、馆建立联席工作会议机制,定期研讨推进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召开档案信息化专题会议,组织带领县区档案馆共同外出考察学习数字档案馆建设先进经验,并逐家分析状况、研讨对策、明确任务;推动各县档案馆将数字档案馆建设整体立项,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实现档案管理以实体为重心向实体和信息化并重转变。市档案馆成立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和全馆人员任务分解表,建立月汇报和周汇报工作督查机制,对标找差、以创促建、以创促改。

三是大力保障解难题。各级财政资金积极支持档案信息化建设,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综合档案馆累计投入档案信息化工作经费7800余万元,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条件和软硬件配备更新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市档案馆机构改革后增设信息技术处,选优配强计算机和网络工程专业人员,为靠档案部门自身力量组织开展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将档案信息化内容作为全市档案系统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先后组织赴上海、厦门、四川等地举办或参加档案信息化建设研修班;县级档案馆机构改革后均增设信息技术科,全市综合档案馆新增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十余人,为数字档案馆建设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

二、注重实际,着力提升数字档案馆系统服务质效

围绕数字档案馆的科学建设、安全运维和绩效管理,宿迁市加快推进数字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构建以数字资源为基础、安全管理为保障、共享利用为目标的数字档案综合管理体系,推动档案馆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跨越升级。

一是基础先行,建设长久保存、高效运行的数字档案馆。市档案馆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绿色智能的基础设施体系。建成全国档案系统唯一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定的B级数字档案库房,屏蔽室通过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关于屏蔽性能的最高级测试;构建互相隔离的“三网一库”基础架构,在政务网上先行开展信创工作;基于政务外网自建宿迁市数字档案馆室云平台,向市级进馆单位统一提供集中式的电子文件存储空间和数字档案室存储空间;在屏蔽室内搭建分布式存储架构的数字档案资源总库、对多种载体进行统一管理的磁光电混合备份库,对数字档案进行分级存储、异质备份;打造集约化数字档案中心、专业化音视频采编室,为档案数字化、宣传、编研、培训等工作开辟新阵地。各县档案馆建成通过专业机构检测的B级主机房,沭阳县、泗阳县档案馆建成库房RFID智能档案管理平台。

二是科技赋能,建设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数字档案馆。市档案馆自觉融入政府信息化改革和数字化转型大格局,选取博采众长的系统设计,搭建科学实用的软件体系。在局域网上部署档案综合管理利用系统,建立馆藏数字档案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在政务外网上部署档案共建共享系统和网盘系统,建立覆盖市直机关数字档案室及区域档案共建共享平台,与市一体化协同办公系统、市场主体登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在因特网上部署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和互联网信息采集系统,建立面向社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在资源总库上部署数据长久保存系统,实时监测、预警、保全和修复馆藏数字档案资源。各县档案馆基于政务外网搭建覆盖县直机关及乡镇(街道)数字档案室的馆室一体化平台,并与县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接,部署覆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民生档案远程查询系统及配套设备。市档案局、馆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档案科技项目,大力推进档案科技创新。近年来,市、县档案馆多项研究课题入选省档案科技项目,市档案馆研究课题还入选市大数据创新应用项目库和市个人信息保护优秀案例。

三是增存并重,建设资源丰富、数据优质的数字档案馆。市档案馆坚持以数字档案资源为核心,在增加资源数量、提升数据质量上下功夫。注重存量档案数字化。分批次开展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同步实施数据校核和第三方质检监理;出台档案“双套制”接收工作规程,统一为市直机关档案室配备扫描仪、蓝光刻录机等设备;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涵盖全部馆藏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完成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和接收“双套制”进馆数字档案共计8500余万页,馆藏档案应数字化率达95%。推进增量档案电子化。在全省率先出台《宿迁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联合市大数据局、市市场监管局分别开展“单套制”文书类、业务类电子档案接收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单套制”企业电子档案OFD版式在线移交进馆,率先出台市地方标准《市场主体登记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并申报省地方标准。加强资源管理规范化。制定数字档案资源备份和恢复策略,从系统、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等层面进行备份,数据迁移实行双人操作和核查机制,强制要求商家提供存储介质不返还服务,科学划分安全域并实施边界控制管理,对馆藏数字档案资源进行硬盘、蓝光光盘和异地备份。

四是安全为本,建设管理合规、运维有序的数字档案馆。市档案馆坚持“安全第一”,将档案网络和信息安全与档案实体安全并重。成立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压紧压实档案安全主体责任、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健全完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改造升级库房门禁、监控、环境监测等设施设备,持续优化完善网络安全软硬件,聘请应急支撑机构,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举办应急演练和教育培训,探索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档案业务中的应用,着力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近年来,市、县档案馆重要档案业务平台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或二级测评和备案,市档案馆荣获市网络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市网络安全竞赛优秀组织奖。

五是需求导向,建设效能聚合、利用优先的数字档案馆。市档案馆坚持以数字技术赋能档案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完善数字档案馆系统,加快推进档案查询利用方式信息化、便捷化,实现档案利用服务功能优化和拓展。优化现场查档服务。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系统单次检索目录响应达到5秒以内,群众办理利用登记不超过5分钟。开通民生档案绿色查档通道,建立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近年来年平均服务查档人次逐年提高,群众满意度95%以上。探索远程查档服务。整合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原有远程查档接口,构建以市档案馆为核心、五个县区档案馆互相联动、若干个镇街和村居便民服务中心就近服务群众的“1+5+N”全市远程查档体系,推动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档案资源共享利用。积极接入全国、长三角和省级档案远程利用平台,与市外多家档案馆签订民生档案跨馆查阅协议,为群众提供“异地查档、跨区服务”。强化资政育人服务。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注重运用线上展陈、纪录片、微视频等信息化手段让纸质档案“活”起来,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充分彰显档案资政育人效能。市档案馆先后被命名为市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基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泗阳县档案馆“百村万户”口述历史采集工作荣获全省一等奖。

三、协同联动,整体推进区域数字档案馆集群发展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宿迁市着眼全市档案事业发展大局,做到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与突出重点、聚力突破相结合,深入推进全市数字档案馆集群式发展。

一是紧贴大局抓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江苏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宿迁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的明确定位。信息化是“四化”的关键一环,档案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为宿迁市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供了新的契机。省档案馆出台《关于支持宿迁“四化”同步集成改革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宿迁“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走出特色发展新路子”。市档案馆积极策应“四化”同步集成改革重大部署,提出“以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为引领,率先打造市域国家级数字档案馆集群,探索建设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发展思路,在全市改革创新大局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二是分类指导抓统筹。江苏省档案馆对宿迁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给予政策扶持、补助资金和业务指导等支持。市档案局、馆坚持全市“一盘棋”,注重示范带动、典型引路,首先指导协调沭阳县档案馆率先在苏北建成第一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以此搅动一池春水,发挥“鲢鱼效应”,主动挑起竞争,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县区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形成了“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格局。市档案馆从业务、技术、人才等方面积极指导支持县区档案馆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打造区域高水平数字档案馆集群。目前,市域全部六家国家综合档案馆之中,除市档案馆和三个县档案馆之外,宿豫区、宿城区档案馆也已启动“国家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域综合档案馆“国家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全覆盖。

三是强化作风抓落实。锚定宿迁市档案信息化发展目标,全市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按照“争第一、创唯一、树品牌”的要求,以“认真顶真当真、求实务实落实”精神为引领,树立“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创先争优”的坚定信念,坚持“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鲜明导向,爱岗敬业、拼搏奉献,以数字档案馆建设推动全市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市档案馆信息技术处同志荣获全市“作风之星”等多个奖项;沭阳县、泗阳县档案馆荣获全省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示范档案馆”、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泗洪县档案馆荣获全县改革示范案例奖、全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

Copyright © 2007 www.saac.gov.cn 版权所有: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技术维护:国家档案局 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0505832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9号 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