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政务.cn www.saac.gov.cn
热点专题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热点>热点专题>数字档案馆建设典型案例
数字档案馆建设典型案例
江苏省泰州市档案馆:江苏省泰州市档案馆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建设典型案例

江苏省泰州市档案馆成立于1996年,为市委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2013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396个全宗,13.8万卷、27万件,照片档案3万多张,音视频档案7614分钟,图书期刊2.36万册,另有寄存档案33万卷,排架总长度8913米。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馆正确领导下,我馆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步伐。围绕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创建目标,加大投入,优化整合,搭建档案数字资源收、管、存、用系统平台,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备、系统功能齐全、数据资源丰富、保障体系健全、服务应用广泛的数字档案馆,2021年10月29日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专家组的测评。

一、加强领导,把数字档案馆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目标明确,争取支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档案信息化工作特别是数字档案馆建设,将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建设纳入《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委分管领导亲自过问,有力推动工作开展。省馆十分支持我馆的创建工作,馆领导和职能处室多次到泰州指导数字档案馆建设。

项目引领,持续投入。“十二五”期间,我馆先后投入专项经费400多万元,用于馆藏档案数字化。“十三五”期间,我馆明确提出创成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目标,并制定《建设规划》。2019年底,数字档案馆建设列入“智慧泰州”建设项目,成为市政府电子政务规划实施项目之一,总投资1140万元,包括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建设及数字资源校核3个子项目。

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在2020年成功创成省5A级数字档案馆的基础上,2021年我馆将创成国家级数字档案馆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并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要负责人担任,分管负责人牵头,明确组成人员工作职责,每月对创建推进情况进行督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二、把握关键,打牢数字档案馆建设基础

紧抓设施建设,增强硬实力。构建网络和平台基础设施,规范配置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通信线路,做到三网隔离。局域网中心机房设置在市电子政务中心机房,独立机柜,部署4台服务器,存储150T,千兆光纤专线接入档案馆机房。电子政务网配备4台服务器,存储8T,保证政务网各项系统的有序运转。馆内建有核心机房,配备一台服务器,存储58T,光盘库10.5T,用于档案资源总库数据的存储及备份。馆内还设置档案出库报警、档案消毒舱、音视频采集室等设施设备。局域网、政务网机房均按照三级等保的要求配置相关设备,核心机房为独立机房,不与任何网络连接。

紧扣功能升级,提升软实力。严格对照《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做好数字档案馆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系统建设立足于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八大环节,开发“数字档案馆系统”“数字档案室系统”两个综合管理平台,涵盖档案从生成到归档进馆的全过程。同时,结合史志档三合一的工作实际,开发史志档编修系统;关注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的利用需求,开发民生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建立库房档案RFID智能盘库监管系统和档案保全系统。力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升级软件系统功能,强化档案收、管、存、用等方面的辅助功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紧盯数据校核,夯实支撑力。自2009年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以来,截至2021年末,馆藏文书类纸质档案数字化比例达94.49%,专业类纸质档案数字化比例达34.16%,馆藏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全部数字化且与目录挂接。按照“存量档案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的工作要求,2016年起,所有进馆单位实行纸质、电子双套制进馆。2020年启动数字档案校核项目,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对已经数字化的档案成果质量进行检查,按照最新要求,对档案著录项进行校正,对扫描质量重新检查,对挂接情况逐一核查,确保目录与原文一一对应,提高档案查询的有效性和准确率。

三、需求引领,提升数字档案馆服务效能

拓宽民生档案利用途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活动的开展,基于政务网构建民生档案共享利用平台,将查档终端延伸到海陵区、医药高新区所有镇街,市民可就近到镇街党群服务中心查阅个人婚姻登记档案。同时,还开发了泰州市民生档案共建共享平台,市馆负责平台软硬件构建、运营维护等,各市(区)馆负责有关硬件配备,做好政务网接通和数据上传,各馆数据存储在各自服务器,一方面最大程度保证各馆数字资源的独立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满足查询利用数据的互联互通。目前,婚姻档案已先行完成数据测试,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利用。



拓优门户网站服务功能。2007年开通部门网站,2011年网站纳入市政府网站群重新进行开发建设,2013年、2020年两次进行改版。改版后新增网上查档、网上3D展厅、记忆数据库等模块,网站类目条理更清晰、功能更强大、界面更友好,档案展陈内容和档案开放资源目录定期更新,为社会公众提供较为方便的互联网服务平台。

拓展档案查询利用方式。改造查阅服务大厅,新建开放档案资料自助查询系统和现行文件查询利用系统,及时更新数据,为社会公众查阅开放档案、了解政府公开信息提供便利。同时,围绕“泰好查”民生档案服务品牌建设,针对社会各界的不同需求,不断完善和丰富查询途径,新增手机APP查档以及网站、微信查档,查阅中心实现档案查阅的全电子化服务。

四、严管严控,确保数字档案馆安全可靠

强化安全意识。积极参加市保密部门、网信部门举办的保密教育、网络安全讲座,组织学习保密管理、信息管理文件,建立健全信息机房、信息化设备、安全保障、人员管理、数字资源等各项管理制度,常态化组织学习演练,确保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强化安全管理。严格实行档案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离,数字档案馆架构于局域网上,与外部网络实行物理隔离。建成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防范体系,规范档案信息安全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优化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和环节管控。

强化备份保障。数字档案馆系统采用冗余热备,保障安全稳定运行。机房配备磁盘阵列、蓝光光盘库、数据保全系统等软硬件,认真做好档案信息数据备份和容灾备份应急演练。扎实做好异地备份工作,馆藏有20T的数字档案送交湖南省档案馆进行异地保管。

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创建,我馆在档案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环境下,我馆与高级别的数字档案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继续改进、不断完善,深入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为加快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强富美高”新泰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

Copyright © 2007 www.saac.gov.cn 版权所有: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技术维护:国家档案局 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0505832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9号 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