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既是硬件设施的迭代升级,也是资源建设的全面提升。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档案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档案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牢牢把握档案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根本要求,大力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推动档案工作向信息化精细化规范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2010年被国家档案局命名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2011年被人社部、国家档案局表彰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被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命名为“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创新发展,坚持以数字档案馆建设为引领,努力实现潍坊档案工作的新跨越。2017年12月,被国家档案局评定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一、数字档案馆建设基本情况
2008年8月,投资398.3万元,启动数字档案馆建设,构建档案资源“收、管、存、用”一体化管理利用体系,建设了标准化机房、“三网”硬件环境平台、档案数字化加工平台和档案信息管理系统。2009年底,基本建成数字档案馆。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要求,不断推进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形成了门类齐全、内容丰富、质量可靠的数字档案资源体系。2019年以涉改单位档案进馆为契机,申请财政资金269.68万元,完成104个单位档案进馆,档案数字化加工9577卷,归档文件16270盒,其中条目著录407700条,扫描全文4633003页。截止2021年底,建成166万条目录数据库、1900万页全文数据库、2万余张照片数据库、1.6万分钟多媒体数据库和5.6万册图书资料目录数据库,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率为94.6%;接收民生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口述档案等电子档案和数字化成果14万件进馆,实现了馆藏档案资料科学化管理和数字化利用。
为同步推进县市区和市属开发区数字档案馆建设,2011年10月,潍坊市档案馆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以市“两办”名义制发《关于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通知》,各县市区和市属各开发区高度重视,均将数字档案馆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积极落实建设资金,扎实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市档案局加强督查和跟踪指导,有力促进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到2021年底,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基本建成数字档案馆。2017年12月,诸城市、寿光市和昌乐县档案馆被国家档案局评定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
二、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主要做法
(一)思想认识到位
201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下发后,潍坊市档案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学习研究,深刻认识到,国家档案局开展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工作,是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档案馆建设向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和《指标表》标准要求,潍坊市档案馆分别对基础设施、系统功能、档案资源、保障体系和服务绩效等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认真自测自评。根据自测自评结果,馆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统一思想认识,把参加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作为对数字档案馆建设水平的检验,作为锻炼队伍和推动数字档案馆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对此也给予高度重视,分别作出批示指示,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成“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2016年6月,潍坊市档案馆向山东省档案局正式提出测试申请;2016年12月,山东省档案局推荐潍坊市档案馆参加2017年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
(二)计划措施到位
2017年,潍坊市档案馆将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成立由馆长任组长、分管馆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责任科室本着“先易后难、分类推进”的原则,制定周密工作计划,扎实推进任务落实,确保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有序有效推进。同时,为提高迎测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潍坊市档案馆采取了3项措施:一是深钻细研,学通悟透。2016年5月,采取封闭培训方式,对全市12个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邀请山东省档案局、青岛市档案局技术专家进行专题授课,解读有关测试标准和要求,并组织赴青岛市档案局进行观摩学习。参训人员通过听取授课、学习研讨、现场观摩等,理解和掌握了测试指标和相关要求,取得了良好培训效果。二是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组织创建工作人员先后赴青岛市、青岛市市南区和江苏省太仓市3个“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学习创建工作经验和做法。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展了思路、学到了真经,并在学习借鉴中不断完善了自身测试方案和措施。三是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对照标准和要求,潍坊市档案馆将99项测试指标逐项分解落实到有关科室和人员,明确任务目标,确定完成时限,并适时召开调度会议,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以责任落实和督促检查推进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解决问题到位
针对自测查找出来的各类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采取多种办法,协调各方力量,逐个销号解决,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做了3个方面工作:一是联合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公司,对不符合和不满足测试指标要求的系统功能,制定软件升级方案和完成时间表,确保系统功能完全符合测试标准要求。二是协调“智慧潍坊”建设办公室,在潍坊政务网部署馆室一体化档案管理系统,开展电子文件在线接收、共享利用和在线监督指导等业务。三是会同潍坊档案信息门户网站建设公司,对潍坊档案信息网进行改版升级,补充完善网站功能,实现了档案目录数据互联网共享利用。
(四)系统安全保障到位
一是加强运行环境安全。机房单独铺设电源线,部署三级防雷设施,安装UPS电源、精密空调、气体灭火装置、防静电地板、室内及楼层监控、门禁系统等设施设备。二是加强应用环境安全。2015年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和潍坊档案信息网站系统在市公安局定级备案,并通过国家等级保护二级测评。2016年,投资新建数字档案馆信息安全审计系统(包括堡垒机、操作系统加固系统SSR等)、“三合一”保密系统及计算机保密终端检测工具、局域网安装智能防火墙等,确保了信息系统安全。三是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通过“三网”物理隔离、管理系统与利用系统数据库分开、数据质量检测系统、涉密文件与非涉密文件分离保存、在线和离线异地备份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保密。
逐梦数字时代,拥抱档案未来,伴随着“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潍坊市档案信息化工作跨上了新的台阶,迈上了新的征途,潍坊市档案馆将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总结经验,全面提升数字档案馆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研究探索馆际间档案信息互联共享机制,搭建以市馆为中心,县市区档案馆为节点的潍坊市档案信息共享利用平台,实现市县两级档案信息互联互通和远程利用,稳步推进档案信息异地查询出证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满意感”。
Copyright © 2007 www.saac.gov.cn 版权所有: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技术维护:国家档案局 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0505832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9号 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