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政务.cn www.saac.gov.cn
热点专题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热点>热点专题>数字档案馆建设典型案例
数字档案馆建设典型案例
上海市崇明区档案馆:记录历史 开创未来 数字档案馆助力崇明档案事业现代化转型

数字档案馆是数字时代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是新形势下档案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档案局(馆)在市档案局(馆)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需求导向、以创促建、稳中求进、安全可靠”原则,持续推进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成了基础设施完备、系统功能齐全、数据资源丰富、保障体系健全、服务应用广泛的现代化数字档案馆。2020年3月,国家档案局批准上海市崇明区数字档案馆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成为崇明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抓住机遇,建设新型数字档案馆

零的突破。2007年,崇明县档案馆结合工作需要,初步建成一套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改变了原有纯手工检索调阅实体档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信息化技术和档案工作的初次结合,成为了崇明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端。但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发展,原有系统无论是架构上的先天不足,还是在利用效率、响应时间、可扩展性等应用方面,都存在无法满足崇明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更凸显出更新不便、系统臃肿、数据繁杂、效能低下等诸多问题,成为了崇明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掣肘。痛定思痛,崇明档案人在实践中探索。

顺势而上。崇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2014年,县委、县政府把档案馆新馆建设列入政府年度重点工程。县档案局抓住机遇,以新馆建设为契机,提出建设新型数字档案馆,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崇明数字档案馆项目(一期)”正式立项并启动。随后,崇明县档案局(馆)成立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局(馆)长朱鑫德全面统筹协调,全局上下凝心聚力、齐抓共管、未雨绸缪,制定《崇明数字档案馆建设规划》,紧密贴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理念,大力推进建设规划实施。

2015年,随着崇明档案馆新馆搬迁,新型数字档案馆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崇明档案信息化事业取得了质的飞跃。新建成的数字档案馆由馆藏资源管理系统、档案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电子阅档室系统、触摸查询系统、档案室应用服务系统、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系统、档案利用服务系统、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及崇明档案史志网共九大部分组成,涵盖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三个网段,其中基于政务平台、公务平台的电子文件中心为后期电子档案移交预留空间和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支撑着崇明档案事业发展,助力崇明档案走上新的台阶。

二、全力以赴,投身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

2016年,根据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的要求,上海市档案局召开“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评”会议,明确了全市所有区级档案馆须于“十三五”期间完成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评的工作要求。

崇明区档案局(馆)高度重视测评工作,按照市局要求,立即开展测评前期准备工作。对照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测评细则指标要求,崇明数字档案馆(一期)在机房建设、硬件设施、软件功能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专项改造。由于崇明数字档案馆(一期)于2015年刚刚建成,马上申请二期改造难度很大。局(馆)长积极沟通,多方协调,获得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确保财政专项经费落实,“崇明区数字档案馆项目(二期)”于2017年7月成功立项。数字档案馆(二期)建设对标并紧扣国家档案局的《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办法》,针对机房建设、系统硬件、软件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升级,通过反复完善、修改,各项指标均符合测试标准,极大增强了数字档案馆系统功能,完善了安全保障,提升了服务效能,为崇明区档案馆创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8年,崇明区档案局(馆)成立国家级数字档案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局(馆)长全面统筹,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管理接待科具体落实,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局上下凝心聚力,举全局(馆)之力投入到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创建工作当中。一是夯实基础,持续规范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完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标准,做好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二是严格对标,不断提升软硬件水平。加强硬件投入,夯实发展基础;加强系统建设,涵盖档案业务全流程;加强制度保障,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三是立足服务,有效提升档案服务能力。实现档案数字资源共享化,档案资源利用高效化,数字资源发布常态化。

2019年11月,崇明区数字档案馆系统成功通过由国家档案局委托上海市档案局组织开展的专家测试。

三、总结提升,数字档案馆建设成效显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并明确提出了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组织和治理形态不断催生新的档案记录形式和管理方式,档案工作面临从传统载体管理向数字管理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而数字档案馆系统,就是档案行业应对这巨大挑战交出的一份答卷。

(一)数字档案馆建设规范档案资源

标准和规范是实施有序管理的基础。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建设,崇明区档案局(馆)制定并及时更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的管理规范,做到了制度明确、分工合理、责任到位。根据数字化外包工作规范性要求,制定《崇明区数字档案馆数字资源管理制度》、《崇明区数字档案馆数字化工作制度》等,切实做到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加工有章可循。

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工作要求,区档案馆于2013年就已全面启动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由档案馆提供扫录设备和加工场所,购买第三方加工服务,执行多方检查方式,确保数字化质量,夯实档案基础数据,着力提高馆藏档案的数字化覆盖率。2018年,启动了馆藏档案数字资源核查工作,对全部馆藏档案数字资源进行核查,重点排查著录不准确、全文挂接偏差等问题。及至档案数据核查项目完工,较好地解决馆藏档案数据中的条目不全、挂件错漏等历史遗留问题,让数据准确性、完整度有了显著提升。

崇明区档案馆已建成涵盖全部馆藏的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据库,全文数字化率达98%,数字化档案涵盖文书、基建、照片、音视频等各门类。

(二)数字档案馆建设秉承服务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区档案局(馆)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数字档案馆作为信息化手段,依托上海市“一网通办”、崇明区电子政务等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服务。

数字档案馆将全区数字档案资源“收、管、存、用”等业务全部纳入系统管理。横向实现了馆际联动,全市各区档案馆可通过平台实现民生档案跨馆利用。纵向实现了馆室联动,构建并完成档案系统中“市区、馆室、馆社”三级联动网络建设,实现档案管理和资源共享网络化。在全区各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设立了18个民生档案查档出证服务窗口,提供远程利用。

根据不同的档案资源利用需求,不断加强档案信息和资源的发布推送工作。一方面,持续更新充实崇明档案史志网,分类发布档案信息资源,开展档案开放利用,及时上传更新内容。另一方面,着力办好“崇明档案”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工作动态,推送具有崇明地方特色的档案信息内容。

(三)数字档案馆建设强化信息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数字档案馆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管有大量党和国家的工作记录,保存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加强信息安全建设责无旁贷。崇明区数字档案馆在建设过程中就牢牢把握安全准绳,根据所在网段及承载信息,分别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三级要求开展建设,打好安全基础。建设完成后,定期开展等保测评,落实档案安全长效机制。

区档案局(馆)建立了机房、设备、安全、人员、数字资源等管理制度,并做到按制度实施,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局域网、政务网和互联网之间实现三网隔离,配置了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漏洞扫描等网络安全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信息域进行安全管理。具有完备的备份策略,开展在线和离线备份,按年度开展异地备份工作。制定数字档案馆应急处置预案,按计划就网络设备故障、数据恢复、业务系统崩溃等应急预案防范内容,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应用远程管理技术,实现机房温湿度情况在主机房控制室的实时监控。在各种有力的安全措施保障下,崇明区数字档案馆实现安全零事故。

四、继往开来,推进崇明档案事业蓬勃发展

几年来,在上海市档案局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崇明区档案局(馆)积极推进信息化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按照整体规划、分段实施、建用并举原则,成功完成了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创建。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创建完成以来,数字档案馆成效日益显现,档案管理、利用方式转型升级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受到广泛肯定。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数字档案馆建设始终要紧跟社会发展需要和档案事业发展要求,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通过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建设,区档案局(馆)将里程碑化为新起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持贯彻落实《档案法》和《“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数字档案馆为抓手,聚焦档案云平台建设、电子政务服务对接、档案信息化下沉村居等领域,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依托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有利条件,继续坚持科技强档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数字档案馆的功效,不断提升档案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促进崇明档案事业蓬勃发展,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谱写档案工作新传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

Copyright © 2007 www.saac.gov.cn 版权所有: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技术维护:国家档案局 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0505832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9号 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