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政务.cn www.saac.gov.cn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要闻
要闻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100周年座谈会召开

座谈会现场 玄甲轩摄

10月10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10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央办公厅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孟祥锋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央档案馆馆长、国家档案局局长王绍忠主持座谈会。

与会嘉宾认为,作为保管和利用明清两朝中央政府、皇室档案的基地,一史馆始终以守护民族记忆、赓续中华文脉为己任,在明清档案的安全和技术保护、整理和数据开发、编研和资政资治、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便民服务和展览社教、文化宣传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走过了不平凡的百年征程。百年历程充分表明: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坚强领导和国家繁荣富强,是守护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发展档案事业最大的底气、最有力的保障。

孟祥锋对一史馆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对进一步做好明清档案工作提出5点希望和要求。

要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践悟中凝心铸魂。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做好明清档案工作的根本遵循,牢牢把握明清档案工作的使命任务和发展路径,确保明清档案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坚持唯物史观,进一步加强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在明清档案整理编研、学术研究、开放利用、展览宣传、对外交流的每一项任务中都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发扬斗争精神,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敢于善于同各种错误历史观点作斗争。

要服务中心大局。关键是要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充分挖掘档案资源价值,发挥资源优势、深化研究阐释、拓展应用场景、扩大宣传交流,主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重大战略部署,努力为新时代治国理政提供更多历史智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强对历代治国方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加强对涉及边疆治理与民族宗教等重大现实议题的研究,深入开展编研资政、展览交流,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历史借鉴和精神动力。

要坚守保护为本。始终把档案安全保管保护作为头等大事,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保护与利用、显绩与潜绩的关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这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保管好守护好。把档案安全保管保护的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全面构建预防性、抢救性、利用性保护体系。把延长历史档案寿命作为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目标,坚持运用科学、成熟的方法做好档案安全保管保护,最大程度保留档案史料价值。加强与文博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提升档案保管保护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要注重守正创新。深入总结建馆百年成功经验,把握档案工作规律,赓续精神血脉和优良传统作风。立足档案优势,加强学术研究,办好学术刊物和学术交流活动,以科研带动提升编研资政、展览社教、宣传交流水平,更好挖掘档案利用潜力。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档案著录和图像全文识别进度,探索建立满文档案人工智能小模型,推动档案工作科学管理、改进服务、强化研究利用。增强“皇史宬大讲堂”“皇史宬”公众号影响力,树立社教品牌,加强对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档案故事。坚持优质服务,加力实施便民利用服务措施,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要锻造过硬队伍。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把讲政治的要求与把准职责定位、完成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认真抓好档案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落实,持续做好“三支人才队伍”的培养使用和梯次储备,发挥专家委员会的牵引作用、学术研究项目的带动作用、职称评审的激励作用,立足明清档案优势努力培养明清史方面的专家、大家。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中办优良传统作风,落实“快稳严准细实”要求,建立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班子成员、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部分省(区市)档案部门负责同志,文博系统、高校等有关单位代表,一史馆老领导老专家、青年代表及在职人员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

Copyright © 2007 www.saac.gov.cn 版权所有: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技术维护:国家档案局 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0505832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9号 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