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政务.cn www.saac.gov.cn
档案馆室
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档案馆室>机关档案工作
机关档案工作
2004年全国机关档案工作发展综述

    2004年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的关键一年。在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具体指导下,全国机关档案工作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高档案基础业务水平、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健康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深化认识,讲求实效,切实突出机关档案工作

    服务主题围绕大局,搞好服务,是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档案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各级机关档案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把党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服务工作的方向,把利国利民的社会效果作为衡量档案服务工作优劣的标准,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外交部档案馆首次开放外交档案,将馆藏1949——1955年形成的3716卷档案对外开放,成为外交部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窗口,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传承历史,展望未来”的作用,为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往来提供服务,先后同俄罗斯、英国、法国、罗马尼亚等国外交部确定合作编辑双边关系文献汇编的意向;协助驻港公署举办《和平发展——新中国外交55周年图片展》,使新中国外交文献首次在香港成功展出;为纪念建部55周年筹办《建国初期的外交部》档案史料展,成为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编辑出版《建国初期的外交部》、《解密外交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图文集,首次成规模地系统公布外交档案。

    中联部档案处为联络和调研工作服务,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完成100多万字的编研成果,包括《中联部老部领导谈党的对外工作汇编》、《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概况》(2003年)、《中共对外关系史纲》、《耿飚传》、《2003年中联部工作大事记》等。

    中宣部档案处会同有关部门编辑《十六大新闻宣传工作资料汇编》、《防治非典宣传工作资料汇编》、《2003年新闻工作资料汇编》等,为领导和本机关做好服务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档案处为纪念建会50周年,配合有关部门制作“全国人大50周年记录片”、“全国人大公报珍藏版”等,提供大量的档案资料。

    劳动保障部档案处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指示,编辑《朱镕基任副总理、总理期间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批示讲话专卷》;编辑“1949——1998年历史沿革”、“建部以来组织机构编沿”等,为部机关提供服务。

    人民日报社档案处编写了2万多字的《人民日报社2003年大事记》,方便领导和机关各部门的查询利用。

    审计署档案处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指示,收集、整理朱镕基总理1991——2003年对审计工作的批示、讲话、题词等近200件;完成29.5万字的《2003年审计工作文件选编》的编纂出版工作和《审计署建署20周年组织机构沿革》初稿。

    二、完善制度,夯实基础,逐步提高机关档案工作业务水平

    机关档案工作是我国档案事业的基础,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机关档案部门认真研究本单位档案形成规律,制定完善档案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实现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人民日报社档案处结合档案工作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行立卷改革,制定并印发《人民日报社归档文件整理办法》,举办文书人员培训班,加强档案业务指导,使立卷改革工作取得较好效果,保证了归档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档案处进一步加大档案垂直管理力度,修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文书档案整理办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业档案交接管理办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档案管理工作考评办法》等,为规范本系统档案工作奠定基础。

    最高人民检察院档案处开展文书立卷改革,制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归档文件整理办法》,修订《最高人民检察院文件归档范围》、《最高人民检察院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中国工商银行档案处为进一步规范档案工作,制定并印发《中国工商银行档案工作考核管理办法》、《中国工商银行法人客户信贷业务档案整理细则》等文件,不断加大档案资源的监管力度,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配置合理、管理科学的档案资源建设格局,有效地指导本系统档案工作协调发展。

    教育部档案处制定并印发《教育部文书立卷、归档和档案利用办法》、《教育部机关文书档案保密管理规定》、《教育部机关档案查、借阅规则》等文件,在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迈出新的一步。

    国家开发银行档案处确立新的信贷档案管理体制和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信贷档案工作关口前移,在提高信贷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同时,有力推动了信贷业务的规范管理;逐步扩大档案工作格局,不断补充档案门类,丰富室藏档案内容,更好地为各项业务工作服务。

    福建省档案局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文书立卷改革,省直机关做到制度先行,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取得较好效果;省公安厅、福州海关等机关开展本系统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活动,成绩突出。

    青海省档案局以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为抓手,认真实施“十馆百室”工程,使全省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已有700多个机关档案室实现了目标管理。

    云南省档案局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档案工作的通知》、《云南省收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关于开展公证文书立卷归档工作检查的通知》等,使有关档案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江苏省档案局制定《江苏省档案工作等级评定办法》,努力推动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陕西省档案局与省民政厅联合制发《关于加强全省社区档案工作的意见》、《陕西省社区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为社区建档工作和社区档案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推动社区建档工作稳步发展。

    广西区档案局通过开展创建优秀社区档案室活动,积极探索社区档案工作新思路、新办法,促进档案工作与社区建设协调发展,推进社区档案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抓住机遇,把握重点,积极推进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链接的战略之举。各级机关档案部门以档案信息化建设带动各项档案基础业务工作,促进档案事业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工商银行档案处运用“中国工商银行综合档案管理系统”,达到总行与一级分行之间、档案系统与各业务系统之间互联,形成完整的档案信息网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并完成建行以来全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海关总署档案处积极参与“海关政务办公系统”的开发,专门召开研讨会,针对海关档案业务需求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定期更新维护“海关档案”和“海关博物馆”网页,使之成为宣传海关档案、增进沟通交流的平台。

    教育部档案处正式启用“教育部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在制定并印发《教育部机关网上归档管理办法》及操作指南的基础上,进行网上归档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国家开发银行档案处努力推动电子档案库建设,完成总行档案扫描工作,开发“档案影像查询系统”,节省档案调阅时间,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劳动保障部档案处开发“劳动保障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近年档案全文检索及分库管理,完成2000——2003年的档案数字化工作。

    审计署档案处正式启动“金审工程档案管理软件”,已顺利完成与人事管理软件、公文流转软件、AO审计软件的链接,试运行后在本系统全面推行。

    青海省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被列入《青海省电子政务建设规划(2004——2010年)》,“档案信息系统”被列为全省六大重点应用系统之一。

    江苏省档案局制定《江苏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纲要(2005——2010)》,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工程。

    广西区档案局以“两网三库”建设为重点,将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化建设规划,与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有机结合,同步实施,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

    2004年,全国各级机关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紧紧围绕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坚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扎实推进档案事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执笔人:张红

责任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

Copyright © 2007 www.saac.gov.cn 版权所有: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技术维护:国家档案局 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0505832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9号 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