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在江苏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率先完成“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文献遗产数据集”登记与公示,并于6月18日正式获得省内首张档案数据领域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确认单。这标志着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体的档案数据资产登记管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挖文献遗产数据价值、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为确保登记高效规范,中丝馆联合苏州市大数据局和信息登记中心成立专项工作组,严格遵循《江苏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数据分类标准、登记流程和安全规范,开展数据梳理,涵盖纹样风格、生产来源、销售区域、工艺技艺、图案实样等12项数据目录。此次实践首次探索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体,贯通“档案数字化建设—知识产权确权—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资产授权运营”的创新管理模式,构建数据资产闭环管理新范式,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苏州经验”。
数据资产实现闭环管理的关键在于知识产权和数据资产确权两个环节。今年4月28日,作为江苏省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的试点,中丝馆成功完成“克利缎等纹样工艺流程及贸易数据集”知识产权登记,为数据资产权属确认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又聚焦丝绸纹样与工艺流程的文化价值及专业性,完成省内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登记工作,实现了知识产权登记与数据资产登记的紧密衔接,为后续数据规范交易与价值转化扫清障碍。
此外,依托苏州市大数据局项目,中丝馆搭建了集资源库、知识库、展示库于一体的丝绸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传承平台,打造“文献遗产+科技+知识产权”的数字文化资产应用新场景。现已完成6000余卷(件)丝绸档案数字化采集及12万页科技档案元数据标注,预计2027年实现文献遗产档案核心资源的全量数字归集。
下一步,中丝馆将以此为起点,持续完善数据资产治理与动态更新机制,推动优质数据集接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深化探索“登记—确权—应用—增值”的数据资产价值转化路径,让沉睡的丝绸档案在新时代真正“活起来、跑起来、用起来”,为全国文献遗产的数字活化利用贡献苏州智慧。
Copyright © 2007 www.saac.gov.cn 版权所有: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技术维护:国家档案局 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05058328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9号 邮编:10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