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无数的人文故事。它浩瀚如山,沉淀百年历史的波澜壮阔;它博大如海,汇集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档案是一条纽带,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是历史的凭证和未来的参考,明内阁大学士邱濬的“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者也”,说的就是档案的作用。
可是刚毕业时的我,我总觉得档案应该是年长老爷爷做的工作,重复枯燥,没多大意义。对于从事档案工作骨子中有种抗拒,在刚开始的两年里我品尽了档案工作的“酸、甜、苦、辣”。
“酸”。经常有人问我在哪工作,我会说在档案室,好多人都会说,那是清闲的地方,没多少事还适合养养老。我会立刻感觉到心理酸溜溜的,觉得档案工作不受人重视。
“甜”。公司档案室的前辈们对我诸多照顾,初出茅庐的我一遇上不懂的问题就去麻烦和请教他们,他们总会耐心的给我解释,看着工作一步一步走上正轨,我内心充满喜悦。
“苦”。为迎接省档案局规范化管理“优秀单位”考评,我和同事面对大量的工作,加班加点,扫描、鉴定、整理、录入,大家齐心协力,放弃节假日的休息,经常晚上加班到十点、十一点,那种辛苦仍记忆犹新。
“辣”。档案工作不能为好多人所接受,每次让各部门补充材料,总有个别部门推说没时间、没精力、没经费,或者说档案不重要,不支持档案工作,我心里倍感委屈。
每天看着这些不会说话的案卷,听着同学们在他乡打拼事业的精彩故事,我心里有些不甘:我的青春难道不能去努力做那些轰轰烈烈的事情,而要在这默默无闻的档案工作中消耗么?原本激情满怀的我有些找不到工作的意义,直到后来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一次是我需要大学的英语证书去评中级职称,我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只好求助母亲。母亲保留着我从小到大的相片,还保留我的各种证书、文件。她把这些过去的书籍、资料都保存的很好,以备我们不时之需。想起自己是做档案工作的却保管不好自己的档案材料,我心里顿感愧疚。
还有一次是公司法律顾问求助帮忙查找一份项目资料。原来是一贸易公司向法院起诉我们公司擅自在其取得的转让土地上设立220kV电力铁塔,该电力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程序是否合法合规成为了案件关键。由于项目历史久远,基建部门已经找不到相关资料,法律顾问只能求助于档案室。我按照工程项目编号进行检索,果不所然,在2003年的工程档案中找到了该工程从立项、建设报告批复、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等所有证据,后来公司凭借这些有力证据赢得了官司,省下好几十万的施工费用。当法律顾问把这个消息告知我的时候,我心里也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
我慢慢地发现看似简单的档案其实蕴含着诸多不简单。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家公司、一个国家,时刻都需要档案,档案能够记录并保存着我们所必须的史实与凭证。我开始重视起这份工作,开始发现那一份份档案看似渺小,却又如此重要。于是,我发誓要在档案工作中追求到人生价值。
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淌着,刚接触档案时的那种不甘慢慢释去。每天会有很多的卷宗被送来保管,而我都要对卷宗进行检查、清洁、登记、录入、归库等一系列程序。这一个过程虽然千篇一律,做着做着就感觉如同朝圣一般意义非凡。面对每一本散发着书香的新卷宗,轻轻抚过卷面,指尖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些文字和图片的力量,感觉这些卷宗像是新生儿般的富有生命,它们承载的或许是一段过往,是一个故事,抑或是一次变革。我就如同小花匠一般精心呵护着档案室这片小花园,在卷宗散发出的浓浓馨香中我慢慢的体会到了那种宁静致远的情怀。当你轻轻抚摸整齐排列的卷页,仿佛是光阴被缩影成这一卷卷,一册册页纸,当你漫步穿过档案柜之间的缝隙,古朴的卷宗犹如岁月的齿轮带着你领略过往的种种。而这一切,都让我忘记了纷扰的现实,静静的沉迷在这书山卷海之中。
为了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我还摸索出了做好档案工作的四大“药方”。档案工作需要“勤看”,掌握档案管理办法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除此之外还要主动学习国家档案标准和归档要求,不断提升业务技能,才能游刃有余应付复杂的资料归档工作;档案工作需要“多听”,在收集各部门资料的时候多听听兼职档案人员的意见和查阅人员的诉求,及时为他们解决问题,做好承上启下的服务工作,营造协作氛围,这样大家也会更好的支持档案工作;档案工作需要“细想”,卷宗细之又细,如何提高各类档案的归档效率和查阅速度,需要大胆冲破思维定式的羁绊,充分利用菜单式、表格化、数字化等工具,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档案工作需要“实干”,在档案室工作,要收卷归档、保管,还要定期清理、清洁,手里永远有停不下来的工作,没有静下心来埋头苦干,想要把档案质量提上去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我和档案的故事。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卷卷档案去重现历史,去照亮未知的未来。而我,一名平凡的档案管理员,则通过那卷卷档案,找回了那种舍我忘我的专注,也点亮了我的内心成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