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门协作,多元发掘档案资源
跨部门协作,多元发掘档案资源
——由一份内参引发的关注说起
作者:汪启喜 来源: 2014年10月16日

    “小汪,那期报道中央领导 在东山的《资讯摘编》再印几份,省领导来东山时要送给他们。”“文电科,那期中央领导评价谷文昌的内参还有吗?能不能给我们20份?要送给督导组领导。”“小汪,把那几期中央领导同志在东山及其评价谷文昌的《资讯摘编》发给市委办秘书一科,他们要……”

    2014年6月,由东山县委办文电科采编的几期内参《资讯摘编》在县领导中引起了极大关注:市委办公室多次要求报送相关材料给他们;县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多次要求加印送给相关领导和部门学习;个别县领导特地交代近期《资讯摘编》都要送给他,似乎生怕错过我们采编的新内参。一份小小的内参,何以引发如此关注?其实,大家最关注的,是内参里面首次公开或再次呈现的珍贵历史档案。

    事情缘起于今年6月,我们文电科接到了办公室交给的一项任务——收集中央领导同志在东山的档案,包括照片、影像及讲话等等。这项任务,犹如千斤重担突然间压到文电科全体同仁的肩上。承担档案管理的职责,这是年轻的文电科2013年新增的职能,如何搜集和整理档案,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新的学问,更是一项新的挑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档案资源要从哪里来?文电科以前的本职只是公文处理,有的只有2008年以来的中央、省、市、县四级党委文件。仅仅依靠本科室的档案、本单位的资料,显然无法完成上级交给的新任务。怎么办?只能跨部门协作!通过分析领导人活动的组织规律,我们很快制定了从县委办、方志委、档案局、图书馆、电视台、报道组、照相馆、网络搜索、登门走访等途径多管齐下收集相关档案的工作思路。

  任务一:确定事件时间——查县志、年鉴、大事记、接待方案等,了解中央领导何时来过东山。通过向方志委借阅《东山县志》(1994年版,数据截至1988年)、《东山年鉴》(1989-1995年版和1996-2008年版送审稿),以及翻阅本科室参与编辑的《东山大事记》(2008-2012年),我们很快找到了中央领导在福建任职期间几次到东山调研视察的记录。借此机会汇总整理出了一套上至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经宋、元、明、清、民国,下至建国后到2013年的《东山大事记》。可以说,迄今为止最新、最全、最完整的《东山大事记》电子版就在我们手中诞生了。

    任务二:搜集新闻报道——查当年的《福建日报》《闽南日报》,了解领导到东山都去了哪里、见了哪些人、作了什么指示。在档案局、图书馆、报道组的热心协助下,特别是通过搜索《福建日报》电子版,我们找到了中央领导1996、1999、2001年到东山调研考察的几篇报道 。随着一篇篇珍贵的新闻报道被重新挖掘出来,我们似乎也回了当年,跟随老领导察看建设工地,走访企业,视察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农家与农户亲切交流,倾听百姓心声……

    任务三:搜集影像资料——查找领导在东山留下的照片、录像,了解领导在东山的活动实况。县委报道组老组长谢汉杰同志处最先传出好消息,他找到了当年中央领导深入企业调研座谈、看望部队官兵、慰问敬老院老人等珍贵照片;县电视台指定专人根据我们提供的时间信息搜索当年的电视新闻录像、专题片资料,终于找到了一段12秒钟的视频,是当年中央领导深入农户家走访的珍贵录像。长年为县委重要活动拍照的某照相馆摄影师,当年陪同中央领导调研的现任县政府副县长、时任某乡镇领导,当年中央领导视察过的企业也纷纷提供了他们所留有的珍贵照片。

    在多方助力下,我们收集的领导活动影像资料日益丰富起来。据此,我们迅速出手,编辑了一期内参,宣告搜集中央领导在东山历史档案的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

    任务四:搜集讲话文稿——查阅文件、通报、录音整理稿、报刊著作等。正在我们还沉浸在阶段收获的喜悦之时,上级再次下达了任务——尽可能收集中央领导在东山的讲话、指示。这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行到山头云更远”的意味。是啊,作为完整的历史事件,只有影像、照片、新闻报道,只有“做了什么”,而缺乏“说了什么”,无法让人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和观点。而要搜集中央领导在东山的讲话,除非有会议记录、会议录音、会议讲话稿……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想到了应该查找当年的上级文件。在县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下,档案管理人员为我们找到了中央领导在福建任职时期的多篇讲话文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从中发现了一份中央领导的调研讲话录音整理稿 。讲话中,中央领导同志多处提到东山,透露了他到福建最早是到漳州,到厦门工作不到半个月就到过东山;对东山的小康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在全省推广东山芦笋基地的经验;肯定了东山在闽台农业交流中引进良种隔离区的做法;期许东山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作用发挥出来。

    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阅读中央领导的著作《摆脱贫困》《之江新语》,找到了他对我们东山老县委书记谷文昌(与焦裕禄同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高度评价——“带领东山人民改造自然和社会,变昔日荒山秃岭为现在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全省环境最佳县’的谷文昌,现在当地老百姓仍然怀念他,甚至祭祀时也是‘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本’、‘基’、‘源’,党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中央领导对东山的关注和肯定,也留给了东山人民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财富。

    于是,我们迅速通过县委内参《资讯摘编》采编了两期专辑——“中央领导在东山•1996”、“中央领导高度评价谷文昌”。这次不但将收集到的照片扫描彩印出来,再现了当年的剪报,还摘录了中央领导的讲话文稿。果然,该期内参一出,又引起了领导重视和各方关注,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形。

    回顾这些日子收集中央领导在东山档案的工作,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档案工作,亟需加强部门协作。只有加速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全面促进档案事业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