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兰台 我今生无悔的选择
兰台 我今生无悔的选择
作者:徐邦芬 来源: 2013年11月13日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蓦然回首,我到档案局(馆)工作已经24年,在24年的兰台生涯中我没有惊人的壮举,没有耀眼的光环,拥有的只是对兰台工作的那份挚爱,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一点一滴的行动履行着兰台人的职责,诠释着兰台人的人生,档案和档案工作成了我的口头禅,档案馆成了我心中依恋的一个家园。

    其实,我与兰台是有着不解情缘的,在我的记忆中,我记得我第一次与档案工作接触是在高中阶段,那是1986年7月,因为有几个考生填报了泸州财贸校的志愿,而档案未送走,当时教委人手少,录取时间紧,为不耽误考生的录取,县招办的领导派我把几个考生的档案送到当时泸州枇巴沟的市招办,那时我就想要是今后我能从事这项工作该多好。1987年6月,我参加了高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四川省档案学校,没想到真的如愿以偿,我至今都忘不了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高兴劲。两年省档案学校的专业系统学习,我对档案和档案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1989年6月档案学校毕业后,组织上安排我到县档案局(馆)工作,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对档案工作的热爱,我由档案学校的学生变成为了档案战线的一名新兵,没想到一干就是24年了,一个念想成了我一生的追求,一次选择注定了我今生全部的事业。

    我热爱档案工作,在档案部门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克服了个人家庭的不幸和困难,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请教,认真钻研业务,服从分配,先后在办公室、馆务股、业务指导股工作过,在县馆创建省三级、二级、一级档案馆的工作中,尽自己所能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了更好的做好档案工作,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时期对档案人的要求,我参加了文秘大专自考和法律函授本科的学习,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所撰写的《文书档案分类方法在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思考》被《四川档案》采用,同时入选了由中国档案出版社、中国档案管理精览编委会编辑出版的《中国档案管理精览》普通档案管理类。

    二十多年来,我始终坚守这份平凡,追逐自己的梦想,档案工作的好坏常常牵挂着我的心,看到焦急来馆查档者满意地离开,我为他们高兴;看到他们失望的表情,我同情;看到机关一个个规范化档案的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整理规范、排列整齐的档案,我欣喜;看到杂乱无章、成捆成袋积存的档案,我担忧、心痛,我深深知道作为一个档案工作应当肩负的责任,我应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兰台人这个光荣称号的。酸甜苦辣的兰台生涯,让我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也让我成熟很多,面对成绩我不骄傲;面对失败我不气馁;面对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的肯定、理解、支持,我欣慰;面对委屈和误解,我淡然笑之;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事事都如你意,没有人人都对你的味,而今,那时年轻的我已步入中年,我已由当年的档案工作门外汉变成了行家能手,工作更富有激情和自信,继续当好历史事实的维护者,科学文化的传播者,社会工作的服务员,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档案人和档案工作,让档案工作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生活,服务人民。

    档案,承载历史,服务当代,启迪未来,档案作为历史的承载体,作为跨越时空的纽带,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档案员,每天的工作平凡而不起眼,但我仍然快乐的工作着,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次业务指导,整理好每一份档案,我为我所从事的档案事业而自豪,因为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任何一个伟人都离不开档案,离不开兰台人平凡的辛勤的工作,透过平凡我理解了崇高,感谢当初的选择,我深爱这份平凡清贫艰苦的工作,“不为留名垂青史,愿把丹心献卷中”,我仍将在兰台路上一如既往地继续前行,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兰台,兰台,我今生无悔的选择。

责任编辑: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