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我与档案的情缘
我与档案的情缘
作者:许亚青 来源: 2013年11月13日

    没有刑侦的惊心动魄,没有治安的错综复杂,却是黑白和故纸的堆砌,我作为公安派出所一名普通的户籍内勤、档案管理员,在平凡的岗位上,记录别人的历史,书写自我的青春。

    我是江苏海安县开发区派出所的一名户籍内勤民警,2005年5月,已经40岁的我,从一名社区民警走上了户籍内勤工作岗位,从此与档案结下不解之缘,也在利用档案服务民生中踏上了我人生中另一段崭新的旅程!刚刚从事档案工作的我,面对这一叠叠、一摞摞的纸张,似乎完全背离了精彩刺激的警察生涯。但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要有心,只要有热情,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正是有这种信念支撑着,我在档案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弹指一挥间,八年的时光,我用实践证明,档案管理确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确是一项直接惠民的工作。在兼顾户籍内勤日常工作的同时,我以档案室为家,以故纸为友,同户籍档案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2005年6月由于我所的办公楼刚建成不久,派出所也是由原来的南屏、立发、韩洋、新生四个乡派出所合并为现在的开发区中心派出所,所有的档案材料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归档整理工作,而我在刚刚走上户籍内勤工作岗位不久,就接到了整理档案室这个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在档案管理上我是新人,脑子里对有关于档案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一片空白,那几个月中,我从理论到实践,逐一学习档案的分类、装订、登记,每天面对白纸黑字,与各类纸张材料相伴,渐渐与它们结下了感情,每天不再是只急于完成任务,而是会想着如何将它们装订美观、如何将它们的封面制作的漂亮、如何登记才能更便于查找……当我将一本本档案整整齐齐地排放在档案架上,望着空空的档案架一天天被填满,心里好像也被填满了,充实而欣慰。

    在我的心中,档案便民这四个字就是我工作的终极目标,能用我力所能及的行动唤醒沉睡的史料,使之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便是我最大的安慰。我一直坚信,群众的上门求助,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群众的燃眉之急也许就是自己的举手之劳。特别做到一颗耐心服务,让上门求助的群众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不止希望能给群众的生活再添锦上花,更希望能给群众送上雪中炭,为此,我一直在努力着。去年小年夜,放假过年的气氛甚是浓烈,快要下班时,城东镇泰宁村八组居民史某来到我所求助。他向我讲到:自己是1953年生人,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现在国家出台好政策,60周岁以上退伍老兵按月享受国家补贴。眼看自己就可以拿国家的补贴了,但是史某的现户口性质系非农业户口,需要出具证明证实其退伍时是农业户口方可享受补助。我了解情况后,立刻放下手中的包,为了避免老史多走一趟,立刻打开刚关闭的电脑,调阅档案卷宗,在户籍档案中查到了老史的原始户口登记底册。证实了老史退伍时系农业户口。老史表示非常感谢,连忙握住我的手说:“原以为下班时间,估计不能立马办成,没想到同志你,这么耐心帮我查打,可是帮了我大忙,真是太感谢了。

    从事户籍档案管理八年来,我明白了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它需要并且已经融入了我日常的工作之中。从前我只觉得它可有可无,并不十分重要,经过多年的学习,我不断改变对档案的认识,每当档案为群众解决了一次燃眉之急,它的形象犹如是一颗树苗,在我心中就长高长粗了一点。

    与档案相伴的二千多个日子里,它就像是不言传只身教的老师,它也像是我最亲密无间的朋友,它还像是我尊敬的长者。每当我看到档案室中码放整齐的档案材料,每当档案为群众提供了帮助,我总是无比满足,因为我的辛苦没有白费,因为它不再是一张张没有生命的纸张,而是一个个会说话的精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坚守平凡才能创造非凡,漫长的路还要走,唯有脚踏实地,唯有勤奋敬业,才能不断开启档案为民事业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