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业,由于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很容易不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金钱崇拜的今天,更是容易被人遗忘和忽视。不过,对一般普通百姓而言,目前它还是充满了陌生和神秘,在没有遇到涉及档案的事儿之前,很少有人会意识到档案在关键的时候关键作用的巨大。
第一次涉及档案的遭遇还是二十多年以前,那是父亲退休的时候。当时,由于父亲的人事档案中,没有从部队退伍的有关信息,军龄也就无法计算,进而无法连续工龄,造成工龄年数缩短。按相关规定,这意味着其退休后工资等方面待遇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将会大大降低。管人事的同志告诉父亲说:“您当时是从原籍所在的县里招工来的,那就去县里的武装部门查查看吧,看是否能找到相关的证据”。可父亲从参加工作直到退休,已经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了,这期间光人就换了多少茬了,还能查出结果吗?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父亲来到当时退伍报到的县武装部门进行打听,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对他说:“您到现在的县档案馆去找一下,试试吧”。父亲又找到了县档案馆,管档案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听父亲说明来意后,档案馆的同志想了想说:“老同志,时间太久了。这样吧,您给我一些时间,我给您查一下,一个星期后,您再来,好吧?”父亲沮丧地回到家里,唉声叹气。一个星期的时间在煎熬中渡过,父亲不怎么抱希望的又一次来到了县档案馆。出人意料的是,相关证据竟然找到了。当档案馆的同志拿出他所需要的资料时,父亲激动极了,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他拿出身上带的全部现金表示感谢,可人家说什么也不收。回到家里,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对当时还没有参加工作的我说:“妮子,以后咱们一定要向人家档案馆的同志学习呀,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尽最大的努力为遇事儿的人排忧解难。”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一个理想: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当一名档案管理员。
1986年我参加了工作,没有想到的是,我的梦想竟然实现了:来到一家企业的人事部门报到后,他们安排我到该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真的做了一名档案管理干部,成了一名名符其实的兰台人。谁知高兴劲儿还没过,就遇到了难题儿:面对堆积小山似的一堆堆文件资料,我第一次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本以为管理档案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收上来搁到档案柜子里就完了,干上以后才知道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要想在成千上万份资料中迅速找到需要的那一份,那是一定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在当时交通极不方便的情况下,我几次骑自行车到几十里外的已退休的档案管理员的家里虚心求教,同时还借来了《文书学概要》、《档案管理学概要》、《科技档案管理学概要》、《档案保护技术学概要》、《档案文献编纂学概要》等书籍,边学边干。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实干,我不但熟悉了档案管理这门专业技术,还掌握了与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方针、政策、原则和规章制度,并获得了档案管理岗位资格。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深深的体会到,档案馆(室)就象一座巨大的宝藏,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只有加以科学的保护、充分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005年下半年,单位破产重组,有部分职工由于工作多次调动,时间跨度又比较长,他们对自己的工龄产生了疑问。由于工龄的长短涉及到经济补偿金的补偿和能否顺利退休等等关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一部分职工要求单位给他们一个能够接受的合理说法。为弄清这一问题,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企业的和谐稳定,单位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档案部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档案室为所有有异议的职工查阅资料上万余卷次,打消了人们的疑虑,理顺了职工群众的情绪,杜绝了不必要的经济纠纷,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单位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2010年,附近一村民要在单位的场外公路旁盖铺面,刚刚开始打地基的时候,被单位保卫部门及时发现。如果不能及时制止,等房子盖成了,就会大大增加问题解决的难度,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工农关系,说不定还会给单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单位决定:不能让他们继续盖下去。保卫部门马上派人找到了该村民,说明该地是属于本单位的,再说路上重车多,场外公路旁边盖房也容易出危险,以往路旁住房人员在睡梦中被撞死撞伤的例子不是没有听说过,不能允许他们在这儿盖房。可该村民说这地是属于他们村的,是村里批准他们到这里盖的。保卫人员立刻与该村民所属的村委会取得了联系,恳请他们出面做工作,同时又找到档案室说明情况,从档案室查找到相关图纸资料,经查阅后认定,其所盖铺面所用土地所有权归本单位所有。在证据面前,该村民无话可说,随之拆除了所盖建筑,取消了在路边盖房的行为。
2010年下半年,单位为对全厂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使全厂职工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儿,做到安全警钟常鸣,在职工上班的必经之路上建起了安全文化长廊。安监科到档案部门查到了建企以后的每起安全事故案例及相关资料充实其内容,使其收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由于我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措施制定落实工作抓得紧、抓得好、抓得到位,目前为止,已经连续五年没有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使“保证职工生命安全”不但喊在了口头上,更是落实到了行动中,而且取得了实效。
2012年的一天,上级部门到我单位进行安全检查验收,需要一份年代很久的矿井设计方面的重要资料,如果没有就要对单位进行停产整顿,并处以几百万的罚款。技术人员通知档案室查找,档案室迅速找到了这份资料,使单位顺利通过了此次的检查验收,保障了单位的生产建设正常顺利进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建设保了驾护了航。
以上的一幕幕、一桩桩、一件件,在日常工作中早已数不胜数、司空见惯。大量的事实表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档案,“档案”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现如今,档案的传统手工管理方式正逐步被计算机管理所取代,计算机管理档案已是大势所趋。据知,许多地方的档案已经实行了计算机管理,并实现了内部档案资料(涉密资料除外)网上查询。档案管理方式的飞跃,不但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还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档案资料的寿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档案信息的查询了解,正是由于它在信息查询等方面的便利,也许它还将会改变某些人的命运或某些事情发展的运行轨迹。有时我就想,如果有一天人们足不出户,在家里的电脑上,甚至随时随地在自己的手机上就能够查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真正实现“只有不知道,没有查不到”那该多好!
相信不久的将来,经过兰台人的不懈努力,人们的这个梦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