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乡村轶事
乡村轶事
作者:郑作川 来源: 2013年11月06日

    又是一个周末。

    忙碌了一周的人们,亟不可待准备享受快乐的假日。在这些日子里,人们携家带口出游领略绿水青山,去欣赏大自然馈于的鲜花绿草美景,和着孩子们的欢歌笑语,尽情放松那绷紧的神经;或亲朋好友聚会畅饮,觥筹交错之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用北方人的豪爽,演绎着世间小人物的凡俗琐事……但快乐是他们的。每个周末到来,我还有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准时回到老家,看望卧病在床老父亲。

    最近,父亲的身体有点糟,不能自理的他,只能靠几个子女轮流照料。今晚,老人的心情还算不错,每次回家和我聊得最多的就是过去的人和事了,老人好像是一个口述档案的传播者,有时还叫我拿来笔和纸,让我记下存留在老人记忆档案里的故事。其实我对此不太感兴趣,但考虑到老人的心情,我也只能符合。吃罢晚饭,给老人擦洗干净,看着老人不再唠叨,我带上家门,走了出去。

    沿着门前的小道走不远,就是一条刚刚修好的水泥路,虽然有些凹凸不平,但在农村这已经是很不错的路了;路的两侧站着几棵古树,像是特为老屋留下的,依稀感觉到过去的沧桑;今晚的月光并不明亮,云蒸雾绕所以不能朗照;月光透过树叶照在路上的,烙下参差斑驳的云;稀疏的街灯忽明忽亮,点缀在昏暗的胡同里,好似盲人的眼;远处不时传来狗吠鸡鸣的声响,在这幽静的夜里,瞬时划烂天空,让人分外不能淡定;尽管是夏日,但空气中还弥漫着阵阵的凉风,大街上少了孩子们的欢笑,也更少了老人们的唠嗑。此情此景,今晚就觉得自己到是一个心境虔诚空灵的人了,白天看到的想到的,此时都有了新的沉淀,自感到乡村的空气是那样的温馨和清爽,山村的父老乡亲是那么的纯朴和善良,那生我养我的山村呀,我怎么能不钟情于您呢!

    依着慢散稀疏的灯光,我小心的走在路上。这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投入的力度,取消了实行几十年的农林特产税,对种粮农户进行补贴,采取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农村人的确是变富了,家家盖上了瓦房,有的甚至买了汽车。面前就是堂二叔的新房,在我的记忆里,堂二叔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不善言谈,我每次从城里回来都到他家去坐坐,二婶是个健谈的人,说起话来像开机关枪,尽管她没有上过几天学,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二叔命苦,很小父母就去世了,十几岁就在生产队喂猪放牛,这几年,憨厚朴实的他,就是挺着勤劳致富的想法,硬硬抗了过来,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堂二叔经常告诉我,农村人只要身体好,肯吃苦,穷不着,现在国家许多政策对农民有优惠,正心眼干下去,就不信咱乡下人比不上城里人。这几年,二叔家里给儿子盖了新房、买了新车,说起这些,二叔很有感慨,当初去银行办贷款由于丢失了结婚证件,差点没办成,最后到县档案馆查找了婚姻档案,补办一份结婚证,这才顺利办下贷款。谈到此事,堂二叔总是眯着眼笑嘻嘻对我说,“档案真的很重要来”。

    今晚的风的确有点凉,全身有湿漉漉的感觉,远处飘来韭菜花的清香,沁人心脾。种植韭菜是几十年留给山村的传统产业,尽管村的西面建起了新兴产业工业园,年轻的姑娘小伙走进了企业车间,逐步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生活,过上了殷实的日子,但对于村里大部分家庭来说还是以种植韭菜为生,种植韭菜是主要的经济收入,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村里人逐步改良品种,种植无公害有机韭菜,提高了亩产收入,并带动周边村庄的种植,镇上也建起来“有机韭菜”特色档案,通过这些档案材料,申报了“有机韭菜”商标,现在全镇已经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有机韭菜生产基地”了。

    看着眼前“发展有机韭菜、提高农民收入”的标语,我转过一座小桥,继续向前走着,进入眼帘的是一对大红的“喜”字,这应该是柱子家了。柱子是邻里百姓都夸的好孩子,为人老实,还有会修家电的手艺,经济收入还算可以。前几年,柱子家里很穷,小时得了“痨病”,尽管后来经过几年的治疗,身体完全康复,但还是留下脊椎弯曲的后遗症,就是因为这个“不雅”的体格,都快过三十了还没有处上对象,这在农村可是大龄青年了,只愁得父母整日不得安心。去年柱子到城里打工认识了在一起工作的小郭姑娘,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两人都觉得找到了真爱,小两口商量准备择日成婚,然而好事多磨,小郭的父母死活不同意,认为柱子驼背弯腰,肯定没有治好“痨病”,怕柱子上上年纪,拖累了自己的姑娘。尽管他们深爱着对方,尽管柱子也一直表现优秀,尽管小郭也一再游说自己的父母,但都没有感动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呀,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嫁给一个“病秧子”?就在他俩无计可施之时,有人出点子说,何不到医院去查阅一下病例档案,是好是孬不就一目了然了吗?于是,柱子急匆匆来到县医院查找到自己十年前住院治疗的病例档案,档案中记录着病已痊愈的内容,柱子复印一份带回家中,并恭恭敬敬交给了未来的岳父母大人,这下小郭父母没辙了,最终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这不,就在昨天一对新人走入洞房,喜结连理。其实,婚姻就是一次有档案的历程,从领取结婚证组建家庭开始,他们就开始书写自己的一件件家庭档案……

    这几天,彪爷爷高兴的一直合不上嘴,都是因为省里对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清退回家教师和民办教师进行登记摸底,听说将有一定的经济补偿。彪爷爷是老师范生,也是村里有名的“秀才”,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村里面许多人是他的学生。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困难,许多教师被清退回家,这几年,彪爷爷深受疾病困扰,瘦骨嶙峋,没有生活来源,身体每况愈下,当镇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时,彪爷爷失声痛哭,这个迟到的消息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他很短时间就按要求填写了表格,找来三人证明,到县档案馆查到了清退时的身份证明材料,由于人证物证材料齐全,他的材料很快得到上报。彪爷爷说,这是他多年来心中纠结之事,他一直担心自己的那段经历,随着时间的过去无从考证,没想到县档案馆保存着他们这些人完好的档案资料,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没有档案资料,或许他们将来申诉也无门呀。看来彪爷爷还是有福之人,古稀之年,终于盼到了这个好事,看来他的余生也有了更多的生活保障。

    走着走着,突然手机响起,是家人问候声,打断我的回想,是呀,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档案已经置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凭证和依据,档案也增添生活的更多精彩内容,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想着想着,猛然抬头,已经到了自己的家门前,父亲已经酣然入睡了。

责任编辑: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