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找回那一只袜子
找回那一只袜子
作者:夏维 来源: 2013年11月06日

    2011年,盛夏,办齐了调入综合办公室的所有手续,我走进了崭新的办公室。这是一间位于一楼阴面,设有大半间密集柜的超大房间,门口赫然三个大字“档案室”。心头隐隐无奈,没想到,80后的我走上了档案工作岗位,心理却是无来由地忐忑不安。

    从小就在城市的胡同里长大,虽然不富裕,但老辈儿的疼爱,仍然让我过着养尊处优的小日子。我是真的没吃过苦,每到换季,买一打一模一样不分左右的袜子是我必做之事。说白了,省得丢了一只配不上对儿。可见,我不是个精于整理内务的细心女子。

    到了综合办公室,领导给我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综合办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而庞杂,每一项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档案工作是你岗位职责中最为艰巨的工作之一,希望你能尽快进入角色。”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我的心气儿是猴子骑马——高高在上。虽然整理档案这事儿,我是打心眼儿里瞧不上,俗话说的好:不会找领导,有事问度娘(百度),毕竟综合办的工作不止档案一件,也就没放在眼里。

    2011年的夏天出奇的闷热,很快我加入综合办后的第一件大事落下来了——给档案室搬家。新建成的综合办公楼距离老办公楼并不远,新老档案室的直线距离不过30米,但就是这30米,成为我的烦心事。

    给档案室搬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难点不是繁重的体力活儿,而是清查校对类的细活,当然上万卷档案搬起来够出几身透汗的。走进已经用了30多年了的老档案室,年代感十足的绿皮铁柜,老木桌、老木椅,满室樟脑与油墨混合的气味,无处不彰显着这个单位历史记忆。随手打开一卷档案,看着字迹娟秀清晰的标注,不得不感叹,计算机打印机的出现,为档案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损失了老年间工作人员伏案奋笔的味道。看着几屋子的案卷,耳边出现两个声音,一个说,“我的妈呀,这么大的工作量,几十年一遇,怎么让我中奖了”;另一个声音说,“工作就是要干,正好锻炼锻炼自己的耐心,顺便减减腰上的赘肉。”就这样开工了。

    恶补了《归档文件整理指南》等工具书,大略将工作分为“搬迁方案编制阶段、方案实施阶段、扫尾阶段、档案常态化管理阶段”四个阶段。在实施过程中,首先将档案总量进行统计,同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分类标注,新档案室购置了一整套手摇式密集档案柜,既节约空间,使用起来也更为便捷,只不过对于160公分的我,略显高大,对于最上一层的使用我是着实地思想斗争了一番,出于偷懒的心态,如果不使用顶层柜子,就可以省去搬运档案以及今后查阅档案登梯爬高的麻烦;考虑再三,还是理智占了上风,档案室的容量对于一个单位是及其宝贵的,使用密集档案柜的初衷就是增加更多的存档空间,在将密集柜使用分区规划、档案搬迁进度表、相关人员校核交接表等搬迁方案细则确定后,档案室搬迁工作在这个夏天开展得如火如荼。

    说来也巧,天津市档案局在夏末召开了一个档案工作培训班,正是面对我们这些新加入档案工作的年轻菜鸟。领导十分重视对职工专业素养的培养,当即同意了培训申请。培训一上来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把档案工作相关文件、法规等一通宣讲,而是由一位文质彬彬、气质颇佳的年轻人,他以一个很新鲜的角度点亮了我的眼睛。他说:“首先让我明确一点,档案工作人员的手中,掌握的是一个单位的历史足迹,一个单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兴,纷繁纠葛,辉煌战绩均陈列在档案室中,一个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最近距离了解着这个单位的历史文化,客观记录整理着事件案卷。在此时此刻,你可以领略这个单位过去的每一个重要历程,几十年后的彼时彼刻,人们会通过你留下的文字墨间,感受这个单位的历史画卷。”他的口才极好,让我一时间无法面对自己两个月前刚刚接手档案工作时,对档案的态度,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自此,我也正视了本职岗位,也对档案工作引发了浓厚地兴趣。

    几天的规范化培训结束了,回到档案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档案室上上下下打扫一遍,用这一行动,为一个新开始标注。将档案各项制度整编上墙,在日常的档案规整过程中,每每将一卷卷泛黄的案卷展开,研读着老一辈工作者为单位奋斗青春的痕迹,照片中当年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年轻面孔,仔细辨认,很容易看出熟悉的笑容归属何人。岁月让发丝斑驳,让容颜老去,岁月也让科研成果走进千家万户,让我们的农业科研工作位列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笔笔、一行行文字记录着无声的事实,这一篇篇一卷卷案卷展现着真实的旅程。

    作为80后的一代,我愿为这旅程加注,更愿见证这旅程地践行。不知不觉,两年的时光荏苒而去,回想档案工作的一幕幕,使我受益良多,规范化、流程化的职业要求,让我不仅在档案工作中按部就班,更让我的其他岗位职责有章可循,更加意外的是,我的那一只易丢的袜子,不再弃我而去,即使再匆忙,也可以在它该待的地方,找到它的另一半,就如同我的案卷——无论你信或不信,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责任编辑: 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