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我与档案
我与档案
作者:王昊鹏 来源: 2013年11月06日

    依托档案,两年半撰写稿件三十多万字

    2010年10月,我在《哈密广播电视报》做新闻编辑,新上任的总编纵华老师找我谈话,希望我回到记者岗位工作。说心里话,当时我不太愿意回到记者部,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文艺,在担任新闻编辑的同时,还在主编“瓜乡文苑”“读书”两个版块,正渐入佳境。

    “我们打算跟地区档案馆合作,开办一个专栏:解密档案。我觉得你比较适合这项工作。你以后的精力主要就放在这项工作上。”纵华老师此言一出,我立刻同意回到新闻部。这正是我等待已久的工作啊!

    那两年北京电视台推出了一档《解密》栏目,主持人石凉通过丰富的档案资源,讲述历史背后的故事,为观众揭开一个个谜团。比电影还要精彩。受此影响,国内媒体掀起了一股解密档案热潮。河南《大河报》也与河南省档案馆合作,推出了解密档案专栏,深受读者喜爱。我曾给报社建议,虽然我们是一所三线城市,也可以做这样的专栏,一定会受到读者喜爱,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此事一直搁置下来,我也就断了这个念头。

    纵华老师的提议,对我来说,可谓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我们专程拜访了哈密地区档案馆,说明了合作意向,得到了哈密地区档案馆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

    经过紧张筹备,2011年,《哈密广播电视报》解密专栏正式推出,版量为一个半版,专栏容量3000——3500字。从2011年至今,两年半的时间里,《哈密广播电视报》解密专栏刊登文章120多篇,我个人撰写的近100篇,总数达35万字。“解密”专栏已经成为《哈密广播电视报》的品牌栏目,我们围绕“解密档案,深读哈密”这个口号,不断努力,为哈密的读者服务。充分挖掘档案资源,让沉睡在库房里的档案活起来。

    从档案中寻找那些被历史遗忘的人

    “解密”栏目主要围绕哈密历史中的人和事展开,历史是由人书写的,我们关注哈密历史上的名人,更关注那些在哈密建设中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的命运。“解密”虽然挖掘的是历史档案,但是我们有意识的将他和现实结合起来。

    例如,2011年,哈密地区组织代表团,前往清华大学等名校招聘博士生等高技术、高知识水平人才,助力哈密的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查找档案资料,推出了一期《清华学子在哈密》的报道。

    在哈密地区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查找了几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北京等大城市来到哈密工作的清华大学毕业生的资料。同时,又根据档案中的线索,来到他们生前工作单位,采访他们曾经的同事、朋友。还辗转联系到他们的后代,对他们的故事进行采访。这几名清华大学毕业生的故事曲折离奇,他们来到哈密后,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也没有埋怨环境的恶劣,而是积极投入参与到建设哈密的工作中。有人献出了生命,有人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有人让哈密的建筑获得自治区级的荣誉奖励。报道刊发后,社会反响很好,感动了许多读者。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从未想到,在哈密历史上,还有这样一批名校学子,为哈密做出了如此贡献,而且一生默默无闻。这种“解密”,是真正的解密,让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从历史长河中再度浮现,照耀前行的人们。

    解密档案刊发的一百多篇文章里,涉及了数百位哈密人。一些读者看到报道后,见到自己的亲人、朋友出现在报道中,看到关于他们的档案图片、文献,都很激动。有人打电话表示感谢,有人买下十几份报纸珍藏,有人渴望得到电子版的图片或档案资料作为纪念。这些要求,我都一一尽量满足。同时,许多读者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对档案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对档案工作也更加尊重和理解。

    在档案中回望历史道路,让档案为今天的人们服务

    宋神宗评价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在社会上,总有些人认为,档案不过就是一堆陈旧的废纸,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是对档案的不了解。

    为了加深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对档案资源查询的熟悉,哈密地区档案馆工作人员还向我提供借阅了《中国档案》、《新疆档案》等专业档案行业期刊。同时,我也自费购买了一些关于档案工作的图书,加强学习。

    在撰写“解密”栏目稿件时,我经常会想到“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句话。虽然本人才疏学浅,但是努力以史学家的精神和追求鼓舞自己。

    哈密石城子水库,是哈密境内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库,也是对哈密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一个水库,可以说,石城子水库是哈密人民经济生活的命脉。石城子水库是如何修建的?解放前,苏联专家说哈密人不可能建成石城子水库?修建石城子水库,面对诸多的技术难题,人们又是怎样攻克的?这一个个的谜团,我通过翻阅从民国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各个时期的档案,从中一一梳理,撰写成稿件。通过对往事的解密,反映了一代代哈密人不畏艰难险阻,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念和勇气。这对今天的人们,不仅是一种鼓舞,更是一种教育。过去的人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为今天的我们奠定基础。作为新时代的人们,更应该有勇气,有智慧,把哈密建设的更加美好。

    《调来飞机轰炸冰川》、《哈密毁林案惊动田纪云》、《周总理发现了哈密煤田大火》等稿件,都是我从档案中找到的当时的记载,让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从故纸堆里走出来。让今天的人们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过去的一些历史时期,人们为了改变生活,盲目行动,给生态造成了破坏,对我们生存条件的改善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带来了恶劣的后果。重温这段历史,让档案作证,让档案说话,用事实依据来提醒我们,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

    让档案里的信息得到二次传播

    2013年7月,我突然接到哈密市委宣传部的通知,说新疆电视台的一位编导看到了我写的一篇稿子,想和我面谈。

    我赶到哈密地区宾馆,才得知原委。2011年,我曾在解密专栏发表过一篇稿件《三百难童滞留哈密》,讲述了上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一批河南难童在政府的组织下,迁入新疆,滞留在哈密的一段往事。这期报纸被有心人留存,经过几传手,到了新疆电视台影视中心的编导和乌鲁木齐市一家传媒公司的老总手里,他们看了这个故事,很受感动,打算以此为素材,拍摄一部电视剧,展现那段悲苦历史,记录那段历史中人们的命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有些档案资料,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仅仅是一种历史的记录,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然而,有时候恰恰是这些历史的记录,为我们保存下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卷帙浩繁的档案资料里,要想去找一段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如同大海捞针,有时却又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有一次,我在撰写《中蒙勘界秘闻》时,查阅了大量档案卷宗。有一个卷宗,是当时中蒙勘界工作者,对边界地区居民的调查访谈资料。这些资料跟我写作的主体关系不大,然而,我的好奇心驱使我翻了下,却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线索:关于巴里坤老爷庙由来的介绍。在访谈资料中,很多当年的老人提到了关于老爷庙修建的一些情况。我将这些资料汇总,撰写了一篇《老爷庙的由来》,刊发在报纸上。

    巴里坤素有“庙宇冠全疆”之称,可惜由于历史原因所存不多。关于庙宇历史的文献资料也更是稀少。特别是三塘湖的这座老爷庙,在历史上非常出名,但是留存资料不多。我根据档案资料整理的这篇文章,综合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当地多名老人的口述,对老爷庙的来龙去脉和建筑的诸多细节进行了描绘。给研究巴里坤历史文化的人们,提供了详实的素材。也为巴里坤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提供了资料。

    档案是一座开掘不尽的矿藏

    以上内容,是我跟档案工作结缘的两年多时间里,一些工作感悟和体会,言不尽意,蜻蜓点水。档案工作如同一座冰上,我的工作是冰山一角的风景。

    我认为,档案是一座开掘不尽的矿藏。在尘封的故纸堆里,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整理、传播。但是,如同开掘矿藏一样,不仅需要旷日持久的坚持和忍耐,还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收获。

    我也希望能够继续和档案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将档案人的坚守和新闻工作者的好奇心结合起来,共同沙里淘金,让档案活起来,为更多的人们服务。

责任编辑: 张雪